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0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州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城市,道路绿地应用低冲击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优先利用绿地的自然排水系统以缓解路面水涝、水污染等问题。对广州10条主干道下沉式绿地的LID应用现状进行踏查和分析说明,结果表明:广州道路绿化具有较好的LID理念应用基础,技术应用结构精简但类型较单一,形成两种较好的LID道路绿化模式。根据LID在广州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在道路绿化中进一步应用LID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1年至2003年,在湛江、江门、东莞、广州、汕头、韶关等地设点对广东省生态公益林的森林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水土保持效益、森林改善小气候效益、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森林净化大气效益、森林游憩资源效益和森林野生生物保护效益等7种效益进行计量与评价.结果表明:7种生态效益价值的总值为736.843 6×108(元·a-1),占2003年全省生产总值的5.47%;生态效益价值依大小顺序为:净化大气效益472.590 7×108(元·hm-2a-1),占64.14%;涵养水源效益127.450 6×108(元·hm-2a-1),占 17.30%;水土保持效益72.830 0×108(元·hm-2a-1),占9.88%;改善小气候效益33.077 8×108(元·hm-2a-1),占4.49%;森林游憩资源效益16.559 2×108(元·hm-2a-1),占2.25%;吸收二氧化碳效益10.526 7×108(元·hm-2a-1),占1.43%;保护野生生物效益 3.808 6×108(元·hm-2a-1),占0.52%.平均生态效益价值为21 358.82(元·hm-2a-1),表现出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校和毕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们对于植物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考核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需求和看法,并结合教学经验,从教学计划和课程考核等方面探索其整合与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显示,园林植物类课程设置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相互融合的有机整体,并应与行业相关实践相契合,同时也应兼顾学生升学与多方拓展知识面的需要;其课程负责人应协调解决好前后开设课程的衔接问题,增加实践教学学时;课程考核应更注重学生是否掌握知识、能力,增强其自主性和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4.
粤北小红栲林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样方取样法对粤北小红栲 (Castanopsiscarlesii)林进行调查 ,并对粤北小红栲林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粤北小红栲林的植物种类繁杂 ,在 6 30 0m2 的样方面积中有维管束植物 184种 ,隶属于 5 9科 12 3属 优势科为壳斗科、樟科、茶科等 ;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区系的地理成分以泛热带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的属为主 ,是广东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隶属于华南省中的粤北 -闽西南亚省 ,归属于东亚植物区华夏植物界 粤北小红栲林植物的生活型谱以中高位芽植物和小高位芽植物占优势 粤北小红栲林的成层现象明显 ,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乔木层可再划分为 2个亚层 乔木、灌木的植物种类较多 ,草本植物和层间植物种类较少 粤北小红栲林的林分密度为 3144株·hm 2 ,林木的平均距离为 1.69m  相似文献   
5.
广东地质发展简史及植物区系溯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植物区系的发展由来已久,现代的广东植物是晚白垩世或早第三世的孑遗物,地层中存在磊量的古植物化石。如本内苏铁,银杏,苏铁等极为丰富,种子特别是大羽羊齿尤为突出,而且在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的广东地层中,存在着丰富的现代植物的化石或化石孢粉组合,如朴树,桦木、鹅耳枥及松、冷杉、雪松等,还有其它阔叶树和针叶树,所有这些都与广东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密切相关,它预示着广东植物区系可能起源于亚带山地,而且广东无颖  相似文献   
6.
利用半球面影像技术获取高山榕、小叶榕、蒲桃3种园林树种的LAI值,结合各个体树冠投影面积(S)和冠高(H),计算并比较3个绿量测算指标(LAI、LAI×S和LAI×S×H).结果表明:LAI是绿量基本的测度单位,而LAI×S能够较合理地反映3种园林树种种间或种内的绿量差异,可以作为一个绿量的评估指标,以此估计3种园林树种的绿量为小叶榕>高山榕>蒲桃.LAI×S×H由于参数较多,容易造成误差,且其数据过于密集,不适宜用于绿量分析.随着半球面影像技术等无损性光学测量技术的发展,最终应用LAI估算绿色植物的绿量会是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了生物宏观分类的发展历程。生物宏观分类经历了二界系统、三界系统、四界系统以及目前被普遍认可的五界系统和总界系统,其每一步的发展都体现了人类对地球生物发展和演化的认识不断深入与完善,这种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史依据。  相似文献   
8.
推进我国林业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林业产业化的起因,内涵,作用及其组织形式,揭示了我国发展林业产业化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4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成果持有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连云港市科委 成果主要内容:昆虫病原线虫泰山1号是对多种农林害虫的有效的生物防治剂,尤其对栖蔽害虫,如花生蛴螬,果树的桃小食心虫,荔枝木毒蛾、松、杨、荔枝天牛,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为充分发挥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本研究成功的研制一套产量高,毒力强,经济效益高于  相似文献   
10.
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2 hm~2样方的调查数据,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广东省肇庆市三叉顶自然保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水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林龄桉树林不同土层水分含量差异明显(P<0.05).1年生桉树林0~25,25~50 cm层土壤水分变异函数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3年生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变异函数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同林龄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且自相关部分的空间变异性在总的空间变异性中占主要部分.同林龄桉树林在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具有相似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趋势,不同林龄桉树林相同土层土壤水分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趋势差异明显.Kriging插值分析显示.1年生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小,空间依赖性小,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3年生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大,空间依赖性相对较高,破碎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