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年来,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也经历着同样的变暖趋势,尤其是在西北干旱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等地的棉花种植区,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日益增多,但如何正确、合理的评价小麦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已成为目前十分突出的科学和实际问题。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筛选了几类重要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小麦生长发育、种植结构、 地理分布、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病虫害气象指标等,这些指标的选择为科学评价小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莫非 《百姓》2009,(8):10-13
"不长脑子的人离成功更远."这是章子怡10年成功路的"口头禅".章子怡是个有脑子的人. 蛰伏半年,入驻张艺谋团队,到今天佩戴20克拉钻石闪耀<非常完美>发布会,10年间,有章子怡的地方,就不会再有其他主角.  相似文献   
3.
为海洋,江河渔获量的长期预测提供一种预测精度较好的预测方法,将灰色GM(1,1)预测和马尔柯夫概率矩阵预测两者结合起来,通过它们的优点互补,使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对渔获量的预测结果更科学,更精确,并用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预测山东省黄姑鱼的年渔获量,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1990年10月24—31日林业部科委与中国林学会在扬州市召开了苏北沿海滩涂及里下河浅水沼泽地水陆复合生态经济开发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林业部及水利部的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农大、华南农大、贵州农学院、南京林大、中国农业博物馆等有关专家、教授20余人。与会代表从江都出发,考察了高邮、兴化、东台、大丰等县、市滩涂的开发利用和里下河地区发展农林人工复合生态经济的概况,对农村、林场的滩涂资源及复合经营进行调查了解。目前已出现农林复合、农林渔复合、农林副复合、农林牧副渔复合等多种经营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这种立体开发的复合模式能够充  相似文献   
5.
6.
春夏干旱是榆中县旱作区胡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进一步减少旱地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为胡麻前期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实现该区胡麻高产稳产的必须步骤。2011—2012年连续两年在地处甘肃省中部半干旱雨养农业区的榆中县石头沟旱作农业示范点进行了组合型微垄全膜覆盖不同覆膜时期对旱地胡麻生长影响的试验。本试验设组合型微垄全膜秋覆盖垄侧栽培、组合型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和露地穴播三个处理,分别对其土壤水分、经济性状、生育期、产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旱地胡麻组合型微垄全膜秋覆盖垄侧栽培可明显减少冬春季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增加土壤水分含量,0~60 cm的土壤平均含水量,分别比旱地胡麻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和旱地胡麻露地穴播栽培高31.9 g·kg-1和45.3 g·kg-1;胡麻的经济性状明显改善,株高分别比旱地胡麻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和旱地胡麻露地穴播栽培高3.8 cm和14.7 cm、单株蒴果数分别增加8.5个和11.5个、蒴果粒数分别增加0.6个和1.65个、千粒重分别提高0.05 g和0.31g。旱地胡麻组合型微垄全膜秋季覆盖垄侧栽培比胡麻露地栽培增产1 471.2 kg·hm-2,增幅129.54%,比旱地胡麻微垄全膜播种前覆盖垄侧栽培增产378.22 kg·hm-2,增幅17.41%,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DEHP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VC制品及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含量检测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萃取次数3个因素对猪心中提取辅酶Q10的影响。从实验中得出,提取辅酶Q10时,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0min,萃取的次数为两次。才能使辅酶Q10有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9.
桉树无性系抗青枯病性能的测选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非  莫晓勇 《热带林业》2003,31(3):11-12
用WFT接种技术对47个桉树无性系进行了对青枯病的抗性测定 ,通过青枯病株率计算和逐步聚类分析 ,认为31个无性系是抗病品系 ,10个无性系是感病品系 ,6个无性系是高感品系。在31个无性系抗病品系中 ,经生产实践证明 ,其中MLA、ZU6、W5、LH1、LH2、LH3、SH1、M1等8个无性系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性 ,至今未发生青枯病株。大面积推广应用优良抗病无性系造林 ,防治桉树青枯病的大面积发生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