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热加工过程中鲍鱼腹足蛋白间作用力及其质构特性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探究蛋白质形成凝胶过程中其化学作用力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凝胶特性之间的关系,该文以鲍鱼腹足为原料,采用溶液分级提取方法,并结合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法,考察热加工中鲍鱼腹足蛋白间作用力及其质构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60、80、10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鲍鱼腹足中间部位与边缘和过渡部位形成孔洞较小、排列紧密的网络结构,同时红外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蛋白二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N-H弯曲和C-N伸缩振动较为明显,α-螺旋变为无规则卷曲结构,肌球蛋白疏水性增加,-S-S-形成。此时,对应离子键、氢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疏水键相对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含量呈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各化学作用力与蛋白凝胶质构特性具有高度相关性。在较低温度下(60℃)离子键、氢键和疏水键对凝胶稳定性起主要作用,此时形成的凝胶较柔软;在较高温度下(80、100℃)二硫键、非二硫共价键为维持凝胶稳定的主要作用力,此时凝胶特性较佳,富有弹性、较好的凝聚性和回复性。该研究为热加工过程中鲍鱼腹足蛋白质变化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用7种药剂喷施防治水稻白背飞虱,监测空白对照区白背飞虱发生动态,试验结果表明,50%吡虫啉AS+77%敌敌畏EC、52.25%氯氰毒死蜱EC、48%毒死蜱EC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较长,药后3 d虫口退减率达91.23%~82.91%,防治效果达91.45%~85.44%,药后7 d虫口退减率达89.47%~81.34%,防治效果达86.82%~75.87%;20%扑虱灵WP、50%吡蚜酮EC、15%金年好EC防治效果较差,持效期短,施药后3 d虫口退减率在49.3%~63.65%,防治效果在55.62%~61.49%,施药7 d后虫口退减率在47.12%~57.32%,防治效果在44.42%~45.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