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探讨乡村聚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江苏省东海县为研究对象,基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研究区乡村聚落图斑数据,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可达性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测度与评估研究区乡村聚落用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90—2020年东海县乡村聚落总面积与平均面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伴随着聚落总面积的逐步增加,聚落斑块数量逐步减少;研究区乡村聚落先后经历了“点状增加-块状增加与减少并存-点、带式同步小幅增加”的过程。乡村聚落增减变化以点状变化和块状变化为主,其中块状变化主要分布于县城区和建制镇周围;2)东海县乡村聚落基本空间格局较为稳定,保持“西—东”方向分布。从方向上看,研究区1990—2020年乡村聚落重心经历了“东北—南向—东移”的方向转换过程;3)1990—2020年东海县乡村聚落变化由缓慢变化期到快速波动期再进入平稳发展期,整体呈协调发展态势;4)1990—2020年,东海县乡村聚落增减变化受到城镇、交通和水源可达性小于15 min的影响较大,随着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乡村聚落更倾向于靠近城镇与交通干线扩展,临...  相似文献   
2.
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分解特征及水文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亚热带森林凋落物的分解特征及其水文效应,连续12个月采用凋落物分解网袋法研究了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凋落物分解残留率、分解率、分解模型及水文特征。结果表明:(1)亚热带森林凋落物未分解层均占总厚度的一半以上,凋落物总厚度大小排序为栲树青冈枫香马尾松,凋落物总蓄积量大小排序为栲树青冈枫香马尾松,栲树最大(22.3 t/hm~2),马尾松最小(7.2 t/hm~2)。(2)亚热带森林凋落物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自然含水率、有效拦蓄率和有效拦蓄量均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基本表现为栲树青冈枫香马尾松,并且未分解层高于半分解层,有效拦蓄量深度表现为栲树青冈枫香马尾松,栲树和青冈拦蓄能力较强。(3)观测期内凋落物分解残留率均呈"急剧降低—平缓—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凋落物急剧降低期约出现在凋落物分解的前1~2个月内,之后有2~3个月的平缓期,随后出现缓慢降低的趋势。对不同分解历时的凋落物分解残留率均表现为栲树青冈枫香马尾松。(4)凋落物分解半衰期分别表现为栲树(2.65)青冈(2.97)枫香(3.54)马尾松(5.98),阔叶植物凋落物分解半衰期和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明显小于针叶植物。(5)凋落物持水率与分解残留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凋落物持水率与分解残留率符合线性模型;土壤含水率与凋落物持水率呈现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含水率与凋落物持水率符合反函数模型。综合分析表明,阔叶凋落物分解率明显高于针叶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