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围绕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关系,以交通可达性为切入点,构建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以城市化发展后期的深圳市为研究区,探索了城市土地—交通综合系统的协调关系,并量化分析了影响系统协调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深圳市道路网络呈现西密东疏、南密北疏的空间形态,与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和功能分区契合,相应形成西高东低的区域可达性格局。街道尺度土地与交通技术效率具有空间分区特征,城市核心区和西部滨海区技术效率相对较低,外层城市中部、东部和东部滨海区技术效率值较高,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土地空间不足和人口承载压力对土地—交通综合系统协调性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市土地空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和交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分形理论与方法,结合陕北黄土高原1∶5万DEM数据,通过河网分形维数和稳定性系数计算,研究了陕北黄土地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分形结构复杂程度各异,表现出不同大小的水系分维值和稳定性系数,其中,黄土峁状、梁状丘陵沟壑区地貌结构最为复杂,分维值最大,稳定性系数最小。黄土残塬、黄土塬区分维值次之。黄土—风沙过渡区地形结构简单,地势相对平坦,分维值最低,稳定性程度最高。(2)以分形参数作为定量化指标进行黄土地貌特征研究是可行的,DEM数据集是研究过程中的核心和基础。分形值所描述的分形特征与地貌类型、地质结构等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对分形几何的地学机理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扩张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生态保护情景下的城市扩张预测,然而不同的输入数据会导致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城市的规划管理和生态保护决策。以常州市市区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获取两种城市用地图层作为SLEUTH模型的输入数据,对比研究了城市范围的差异对生态效应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种城市输入层得到的模型校准精度不同。(2)不同城市输入图层对城市扩张预测结果产生影响,城市扩张数量和年平均增长率存在明显差异。(3)生态效应预测结果对城市输入图层的敏感性较强,两种城市图层包含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最小制图单元不同,建模者应根据具体研究目标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型输入数据,以获取相对准确的生态保护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