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钙肥不同用量对巨峰葡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葡萄是南阳鲜食葡萄的品种之一,由于管理技术、营养供应等多方面的原因,葡萄的果实品质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果实较软、生理病害严重、耐贮性不足等问题。在巨峰葡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后期分别对叶面和果穗同时喷施不同浓度的钙肥(卡利奥钙肥),分析了葡萄产量及果实品质相关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可滴定酸和对照相比变化不显著外,增施钙肥能显著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指标;其中稀释3 000倍液对葡萄果实品质和产量提高效果最好,果实中钙、花青素、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穗数、单穗重和亩产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9.1%、20.9%、40.2%、1.2%、5.0%、23.6%、25.6%,葡萄的裂果率较对照降低25.9%。以上结果说明,叶面和果穗合理增施钙料可有效的提高葡萄果实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绿豆生育期性状遗传特性,以早熟材料‘VC2917’为母本(P1),晚熟材料‘鹦哥绿’为父本(P2),构建的包括261个株系的RIL群体为材料,在4个生境条件下对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进行调查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生境下,母本和父本的开花期均值分别为53.8 d和41.0 d,群体的开花期平均为47.4 d,最大值为61.8 d,最小值为35.3 d;两亲本成熟期均值分别为83.1 d和56.3 d,群体内成熟期平均为72.3 d,最大值为90.0 d,最小值为48.8 d;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均呈正态分布且两个亲本和群体的开花期和成熟期差异显著;其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955和0.954。以上结果表明,绿豆开花期和成熟期是一个受主效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生物炭(B)和腐植酸(H)施用对丹江口库区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室外培养试验,向土中同时分别添加0、150、300 kg/hm2的腐植酸(H0、H1、H2)和0、750、1 500 kg/hm2的生物炭(B0、B1、B2),12个月后用筛分法对土壤团聚体结构分布、平均质量直径(MWD)、团聚体破坏率(PAD)进行分析,并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和腐植酸均可显著改变土壤团聚体组成,且随着生物炭和腐植酸添加量的增加,>0.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逐渐增高,<0.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逐渐降低.和未施用腐植酸和生物炭的对照相比,单独施用腐植酸或生物炭或二者耦合施用处理下,土壤>0.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平均含量分别增加25.4%、115.5%、135.9%,MWD 均值分别增加 19.5%、93.0%、110.2%,PAD 均值分别降低 14.1%、47.3%、55.2%,细菌平均分别增加4.2%、129.8%、139.8%,放线菌平均分别增加12.7%、77.8%、99.3%,真菌平均分别增加20.7%、77.7%、80.4%.其中,B2H2耦合处理对>0.5 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生长具有最大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183.3%、199.8%、121.2%、88.5%.综上,土壤中添加腐植酸或生物炭有助于促进大团聚体(>0.25 mm)的形成,可提高丹江口库区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增加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丰度;生物炭和腐植酸耦合施用比单独施用更有助于促进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丹江口库区是典型的农业区域,随着库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提升,掌握土壤肥力特征及坡度对其的影响,为优化丹江口农田土壤质量和提高养分效率提供科学依据.选择丹江口库区淅川县为研究区,基于不同坡度下采集160个土壤样点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可定量地评估农田坡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淅川县农田土...  相似文献   
5.
生育期是决定绿豆熟性的重要农艺性状,对其产量形成有重要的影响。以VC2917×鹦哥绿绿豆RIL群体为材料,筛选SSR引物,并利用QTL IciMaping V4.0软件对现有绿豆遗传连锁图谱进行补充;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通过1点3年大田试验对生育期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2个亲本间共筛选出了20对新的多态性引物,分布在除LG4、LG9外的其余9个连锁群上,连锁群总长由原来的1 010.18 cM增加至1417.29 cM,平均图距由原来的3.37 cM增加至4.26 cM。在新的遗传连锁图上共检测到15个生育期性状QTL位点,分布在LG1、LG2、LG6、LG9、LG11,其中LG6上分布最多,检测到5个QTL位点,LG9上分布最少,检测到1个QTL位点,LG1、LG6、LG11各检测到4、2、3个QTL位点。分枝期、始花期、始花期-分枝期、开花期-分枝期QTL位点各1个,贡献率在5.95%~11.61%之间;三叶期、开花期QTL位点各2个,贡献率在10.29%~51.30%;出苗期QTL位点3个,贡献率在6.97%~63.85%之间;成熟期QTL位点4个,贡献率在6.19%...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