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量化评价广州市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景观,将木质藤本景观分成附壁、立柱和悬蔓式,篱垣和栅栏式,棚架式,屋顶和廊架式等4类作为评价样本,拍摄样本照片作为评价媒介,运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进行评价,并对评判值做标准化处理。结果表明,各类型木质藤本景观的美景度从高到低依次是:附壁、立柱和悬蔓式(0.043 9)、屋顶和廊架式(0.015 1)、棚架式(-0.019 7)、篱垣和栅栏式(-0.036 0);从色彩、层次、绿视率、植物配置、生长状况等方面对4类木质藤本景观进行分析,归纳出适合不同园林应用形式的木质藤本,为园林绿地中木质藤本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不同间伐强度后土壤有机质、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对照林(0%间伐强度)土壤有机碳、碳氮比、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均为最高,不同间伐强度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30%间伐强度林地易氧化碳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地;与对照林相比,10%,20%,30%间伐强度林地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分别提高了58.22%和182.90%,108.16%和176.28%,128.44%和221.61%。林地间伐抚育措施具有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CO2的释放以及增加有机碳库更新速度、促进土壤腐殖质形成,同时导致土壤有机质稳定性降低的双重性,因此可以以中度间伐强度30%作为川西人工云杉林的间伐强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绿道是源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绿道建设基本不占用建设用地,符合建设低碳城市的发展要求。近几年绿道建设率先在我国广东珠三角地区开展,随后在全国各地快速发展起来,全面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完善了城市功能,强化了地方风貌特征。文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绿道建设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广东珠三角绿道建设为例,着重对绿道建设的生态功能、游憩功能进行了探析,并针对当前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苏木科决明亚族(Cassiinae)植物应用愈加广泛,然而其分类及拉丁学名却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文章在阅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从形态学上分析决明亚族各属之间种的变更,并初步探索其在观赏植物、中药材和牧草业上的分类,明确目前关于决明亚族的归属变更,为该族植物的园林应用、中药材和草业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5.
张静  郭晓燕  王雪萌  袁喆 《绿色科技》2019,(17):189-190
指出了近年来我国受厄尔尼诺的影响,极端天气频发,植保服务效率日渐下降,且特殊天气极易引起作物出现病虫草害。对此,深入分析了专业化植保服务的风险,在完善气象监测手段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环保、药剂、人工等方式进行综合管理,以期加强人参与抵御病虫草的危害,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苏木科决明亚族(Cassiinae)植物应用愈加广泛,然而其分类及拉丁学名却存在不统一的情况。文章在阅读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从形态学上分析决明亚族各属之间种的变更,并初步探索其在观赏植物、中药材和牧草业上的分类,明确目前关于决明亚族的归属变更,为该族植物的园林应用、中药材和草业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基于吉林省1996—2011年16个气象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采用桑斯威特方法,计算出可能蒸散量,再结合降水量求出干燥度数值,作为衡量干湿状况度量指标并进行干旱等级划分;采用吉林省农业统计年鉴玉米单产数据,利用HP滤波方法分离出玉米趋势产量,求出玉米相对气象产量;分析吉林趋势产量长期变化趋势,综合分析评价干旱对吉林省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调控30个月的4种典型调控模式以及未调控退耕纯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不同调控模式下氮、磷供强度及库容特征。结果表明,相对于纯林模式,4种调控模式均可有效缓解缺氮少磷的土壤现状,提高或增加了固氮效率以及氮、磷储量,且表现出氮、磷元素聚表分布(0-10cm)的特征;表层土(0-10cm)中,刺槐+扁桃+紫花苜蓿模式的氨态氮含量(10.52±0.34g/kg)、硝态氮含量(11.69±1.06g/kg)显著高于其它模式,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但对氮、磷的储存贡献较小;刺槐+新疆杨+早熟禾模式可显著提高固氮效率;刺槐+高山柳+早熟禾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模式(7.33±0.38g/kg),而刺槐+岷江柏+早熟禾对土壤氮、磷环境的改善相对于其他模式较差。综上认为,以新疆杨作为乔木、刺槐为高灌木、高山柳为伴生种、紫花苜蓿作为林下草种是适合于EDM土壤与气候环境的最佳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10.
张妍  袁喆  刘彪 《种子科技》2023,(10):139-14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产量高、面积大,但全国种植区域分布不均匀。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气候干旱,土壤养分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玉米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玉米种植区的气候特点,分析近几十年来干旱指数、气温与降水量分布的变化规律,研究地区气候与玉米种植区域分布之间的关系,希望可以为我国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