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城乡结合部地带的村镇生活产污已经成为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村镇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将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农村面源污染特征,有利于流域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开展。选择入滇池的大清河小流域中的典型村镇,采用定点动态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城郊型村镇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并估算了研究区典型村镇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村镇生活污水TN、TP、CODCr浓度高,BOD5/CODCr比值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在早上8:00和晚上18:00以后浓度较高,排放通量以及污水排放量在上午10:00和晚上20:00有两个峰值;工作日污水中CODCr浓度显著高于周末,但其他指标在工作日和周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污染负荷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城郊村镇雨季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于旱季,尤其是可溶性无机盐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雨季,雨季人均污染排放量也明显高于旱季。由此指出,研究区域的城郊村镇内,生活污水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高,早上和晚上是一天内生活污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时段,雨季是一年内污染控制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
大清河流域典型村镇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和污染负荷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乡结合部地带的村镇生活产污已经成为滇池流域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村镇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将有助于正确认识、科学把握农村面源污染特征,有利于流域污染控制策略的制定和治理工程的开展.选择入滇池的大清河小流域中的典型村镇,采用定点动态采样的方法,研究了城郊型村镇生活污水水质特征和污染排放规律,并估算了研究区典型村镇生活污水污染负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村镇生活污水TN、TP、CODCr浓度高,BOD5 /CODCr比值低.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在早上8:00和晚上18:00以后浓度较高,排放通量以及污水排放量在上午10:00和晚上20:00有两个峰值;工作日污水中CODCr浓度显著高于周末,但其他指标在工作日和周末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污染负荷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城郊村镇雨季污染物排放总量高于旱季,尤其是可溶性无机盐的排放主要集中于雨季,雨季人均污染排放量也明显高于旱季.由此指出,研究区域的城郊村镇内,生活污水单位面积污染负荷高,早上和晚上是一天内生活污水污染控制的重要时段,雨季是一年内污染控制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3.
深秋南岭北麓的资兴,山青岭秀,万木葱笼。市森林防火指挥部专用无线电台突然传来紧急呼叫。“天鹅顶钦望台报告,8点零5分,坪石背山场观察到一处山火—…·”火情就是命令!市第一扑火队、天鹅山林场机动扑火队和坪石乡基干民兵扑火队火速赶往指定地点。从发现山火到组成扑火队只用了一刻钟。只见扑火队员一个个象离弦的箭,直扑通背山场。不久,对讲机传来现场报告。“险情已被排除!”这时,天鹅顶盼望台也报来了同样的观察结果。这次森防演习使该市森林防火系统工程再次接受了检验,其结果表明,资兴市的综合预防和扑救能力已跃居全国…  相似文献   
4.
农业面源污染是引起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而植物生态工程技术在面源污染的治理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调查和收集了太湖地区13个稻田浮萍种质资源,研究了不同浮萍品种对低浓度稻田排水中氮(N)素的去除效果及其初步除N机理。结果表明,在实验营养条件下,4种浮萍品种中紫背浮萍(Spirodela polyrrhiza)具有最高的N去除效率,其次是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或稀脉浮萍(Lemna perpusilla),而除N效果最低的品种是青萍(Lemna minor)。供试材料对水体中总N的去除率范围为57.3% ~ 85.2%,其中紫背浮萍HZ1具有最高的去除效果,15天后总N去除率可达到85%,青萍WX3去除效果最低,15天后去除率仅为57%。两个浮萍品种进行比较发现,HZ1生物量增长速度慢,鲜重和干重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7.96天和7.82天,而WX3的鲜重和干重倍增时间分别为5.20天和4.73天。另一方面,HZ1和WX3的含N量分别为4.9% 和5.7%。由此可以推知,紫背浮萍HZ1高效除N的主要机理不是通过生物体吸收,而更可能是微生物或化学作用共同引起。  相似文献   
5.
面源污染水治理的人工湿地治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发展,点污染治理已得到有效治理,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日趋显现。本文从面源污染的成因分析,重点说明了农村面源污染成因,提出了有效治理面源污染的人工湿地技术,并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及国内外近年来的一些应用研究进展。人工湿地技术以其自身低投入、低能耗、运行管理简单等优势,在面源污染治理中特别是农村面源治理将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程序涂渍色谱柱内固定液和载体的比例按余弦函数程序改变。从理论上推导出程度效应与各变数之间的关系,对其色谱柱的特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推进江西农业大学第二课堂教育,分析了江西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的现状与规模,总结了江西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的特点,概括了江西农业大学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并对江西农业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可以从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培育个性、加强指导、加强培训等方面推动学生社团发展,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诱导滞育的方法,对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棉铃虫对滞育因子的感受是一个逐步累积的过程,不存在某个龄期对滞育因子特别敏感。在淮北只有当幼虫在低温(22℃)和短日照(12h)不发育,并使低温保持到末龄幼虫和预蛹阶段才能使棉铃虫有较高的滞育度。在22℃,12h光照条件下淮北地区棉铃虫滞育的临界诱导虫态为3龄幼虫。  相似文献   
9.
针对贫困山区构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加权累加法和ArcGIS叠加功能,分析了重庆市酉阳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及其空间分异情况.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因素中,居民点利用因素、社会因素大于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且整理潜力呈现中部高、东西两侧低的总体分异特征;结合空间连续性,以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综合评价分值为主要依据,将全县划分为4个潜力类型区,并提出了各区适宜的整理模式.研究对于贫困山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