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为探求樱桃番茄全有机营养栽培养分的均衡供应,追求绿色优质的栽培目标,实现樱桃番茄全有机栽培的精准化管理。以“福特斯”樱桃番茄为试材,采用有机基质袋式栽培浇灌有机营养液的方式,设置2种有机营养液配方处理:F1(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2∶1∶1),F2(猪、牛、羊粪浸提液体积比4∶1∶1),配方混合配制后稀释到氮元素与山崎营养液中氮元素含量一致;3种有机营养液供应量:M1(开花坐果期每次0.6 L·株-1,  相似文献   
2.
以‘金棚14-6’番茄为材料,设置2个空气相对湿度水平(高湿:80%~95%;低湿:65%~80%)、3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低水:60%~70%;中水:70%~80%;高水:80%~90%),共6个处理,研究其对番茄灰霉病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比低湿处理发病早,病情严重且发展速度快;在高湿条件下的发病程度为:高水>中水>低水;在低湿条件下,中水处理的病情发展更缓慢。低湿中水处理的叶片中菌丝出现比高湿高水处理滞后7 d,叶肉组织细胞受到破坏的程度较轻,时间更晚;灰霉菌侵染前期(接种后1 d)叶片各组织结构厚度(除上、下表皮外)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侵染后期(5~10 d)高湿高水处理显著低于高湿低水和高湿中水处理,低湿中水则大于低湿低水和低湿高水处理。随灰霉菌的侵染,叶片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相对活跃,高湿下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果实品质显著低于低湿各处理。番茄产量以低湿中水处理最高,高湿高水处理最低,各因素处理下灰霉病对番茄产量的影响程度表现为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含水量>两者交互作用。番茄设施栽培中低湿中水条件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3.
空气湿度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有显著性影响。为了探明空气湿度对灰霉菌侵染番茄叶片的过程与机理,本研究以‘金棚14-6’番茄为材料,观察分析了高空气相对湿度(80%~95%)和低空气相对湿度(65%~80%)对灰霉菌侵染番茄叶片表型变化、细胞学差异、形态结构变化、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接种60 h大量芽管伸长出现在叶片下表皮细胞并分化菌丝,叶肉细胞间隙分布了大量的菌丝并伴随病斑出现,灰霉菌在60 h完成侵染;低湿接种108 h芽管伸长出现在叶片下表皮并分化菌丝,叶肉细胞间隙有少量菌丝分布,没有明显病斑出现。随着灰霉菌的侵染,低湿与高湿相比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结构从整齐紧密变为排列疏松的时间滞后;高湿和低湿处理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侵染后期低湿处理的叶片组织结构厚度显著高于高湿。随着接菌时间延长,高湿和低湿的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处于相对活跃的调整、适应的变化过程,大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对照和接菌相比无显著差异,变化趋势维持在基本的振幅上。研究显示灰霉菌发生的环境条件:湿度80%~95%和侵染完成时间60 h,即控制高空气湿度的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土壤湿度下接种青枯菌对番茄植株发病情况、细菌侵染进程、植株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为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易感青枯病番茄品种金鹏14-8和青枯菌菌株P380为材料,设置4个土壤湿度(用土壤相对含水量表示)水平,分别为高湿T1(85%~100%)、中湿T2(70%~85%)、低湿T3(55%~70%)、干旱T4(40%~55%),对每个土壤湿度处理的番茄植株进行接种青枯菌和不接种青枯菌(对照)处理,监测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枯菌在番茄茎中的侵染进程及其数量分布,并对接种和未接种青枯菌(对照)植株的光合作用指标及根系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种青枯菌后第3天,T1、T2、T3处理的番茄植株开始出现青枯病患病症状,T4处理未出现患病症状,随着接种时间的推移,T1处理番茄植株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增加迅速,接种后第11天其发病率高达96.67%,植株几乎全部发病;T2处理增加较快,接种后第11天发病率达57.67%;T3和T4处理增加极其缓慢,接种后第11天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21.67%,13.92和10.00%,5.92。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同一高度茎段中青枯菌数量随着植株土壤湿度的降低而下降,各土壤湿度处理间茎下段(SL1)和茎中段(SL2)青枯菌数量变化规律相同,即T1处理青枯菌数量显著高于T2、T3、T4处理,但T2、T3、T4处理间青枯菌数量差异不大;各处理茎上端(SL3)青枯菌数量差异总体不显著。相同土壤湿度下青枯菌数量在植株茎高度方向上呈下降趋势,即SL1>SL2>SL3。与未接种(对照)植株相比,接种青枯菌后第4天,各土壤湿度处理番茄植株PnTrGsCi均降低,各指标值均随土壤湿度降低而下降;接种青枯菌后第6天,各处理番茄植株的总根系长度、总根表面积、总根系体积均降低,根尖数增加,根平均直径变化不明显,总根系长度、总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均表现为T1>T2>T3>T4的规律,总根系体积大小表现为T1>T2>T4>T3。【结论】降低土壤湿度可以抑制番茄青枯病的发生,减缓细菌在植株茎中的侵染进程,使植株茎秆木质部中青枯菌的定殖数量降低;青枯菌侵染导致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