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纳米铁氧化物催化类Fenton反应降解抗生素磺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纳米铁矿物(赤铁矿α-Fe2O3、磁赤铁矿γ-Fe2O3、磁铁矿Fe3O4、水铁矿Fe5HO8·4H2O)为催化剂与H2O2构成类Fenton反应,进行抗生素磺胺的氧化降解研究,并考察磺胺初始浓度、铁氧化物投加量、H2O2浓度、溶液pH等对磺胺氧化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初始浓度2 mg·L-1、赤铁矿投加量1 g·L-1、H2O2浓度30 mL·L-1、溶液pH 3.6和温度25 ℃条件下,反应72 h后磺胺的降解率为99.27%。利用LC-MS进行产物分析,表明铁氧化物催化类Fenton反应降解磺胺主要是催化氧化反应,磺胺分子结构中的对位氨基被氧化成硝基。  相似文献   
2.
温麦758是河南怀川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7249为母本、2125为父本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对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性鉴定及高产栽培技术等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温麦758在推广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如何提高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该研究以河北省石家庄市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为研究对象,对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纹理与伽博(Gabor)滤波器下的Gist纹理特征进行对比,应用J-M(Jeffries-Matusita)距离可分离性分析GLCM最优纹理特征,并利用最佳指数法(optimum index factor,OIF)获取GLCM与Gist纹理特征的最佳特征组合;其次对面向对象分类的分割尺度进行研究,提出整体最优分割尺度计算方法;最后进行基于纹理特征的面向对象分类识别与精度评价,并与基于原始数据的面向对象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Gist纹理特征使分类精度有了一定的提高,基于纹理数据的面向对象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及面向对象K邻近法(K-nearest neighbor,KNN)分类的总体分类精度(overall accuracy,OA)分别比基于原始数据的2种方法分类精度提高3.67和3.33个百分点,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SVM方法具有最高的精度,OA达到85.67%。不管是基于原始数据还是纹理数据,面向对象分类精度远高于最大似然分类(maximum likelihood classification,MLC)、马氏距离分类(mahalanobis distance classification,MDC)和SVM分类精度,且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纹理数据更为敏感。该文提出的基于纹理的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有效提高了遥感影像分类精度,为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信息提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南方冬闲田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从宏观上监测冬闲田的面积及分布情况有效解决传统方法的时效性差的缺陷,以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和湖北省农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得到2007年4月到2008年3月湖北省MODIS-NDVI时序数据变化曲线。由于遥感影像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云、大气等的影响,曲线的变化与统计数据的物候期并不完全符合。为了如实反映地表事物的真实面貌,本文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进行平滑去噪处理,并将结果与ERDAS中自带的Hanning滤波去噪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前者效果较好,不仅能有效去掉噪声,不产生环形条纹,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留细节特征。根据变化曲线所反映的物候信息,最后得到湖北省冬闲田的总面积为5564.3平方千米,即83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6.6%,主要分布在鄂东南低山丘陵和江汉平原地区,冬闲期主要有60天和120天两种。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盆地植被覆盖对气候及人口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位于中国新疆东部的吐鲁番盆地,在地貌、气候和水文上都具有独特的特征。近年来,区内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剧烈。应用RS和G IS技术,以1986、1990、1998、1999、2004卫片影像数据及大量的勘查、调研数据为基础,选取气候、人口两个因子,对生态环境变化响应最为敏感的植被覆盖的演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区内气候由暖干向暖湿的变化趋势明显,人口增长率过高,区内植被覆盖与气候、人口均表现出不可持续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已经启动,为确保土壤有机质测定准确度的同时,提高其测定的效率、降低其测定 的技术难度也十分必要。采用不同学者确定的相同试验时间、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的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 进行对比研究,并分析其与油浴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 130、150、180 ℃ 3 个恒温加热条件下,150 ℃恒温条件表现出更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重现性;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加热温度为 150 ℃的测定值与油 浴法测得的土壤有机质的测定值差异不显著;油浴加热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x)与烘箱加热法(150 ℃,30 min)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y)呈极显著正相关,回归方程为 y = 1.0106x + 0.3418(r2 = 0.999>r0.01=0.661);油 浴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标准差为 0.14 ~ 0.68 g/kg,相对标准偏差为 0.45% ~ 6.43%,而烘箱加热法测定的土壤有 机质标准差为 0.06 ~ 0.25 g/kg,相对标准偏差为 0.17% ~ 2.25%,表明烘箱加热法(150 ℃,30 min)测定土壤有 机质比油浴法的精确度更高,重现性更好。在 30 min 恒温保温条件下,烘箱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最优保温温度为 150 ℃,可以替代油浴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并且更加准确、快捷、绿色、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小葱生长需肥特性结合土壤基础肥力进行精准施肥,开展肥料试验。[方法]在对土壤养分状况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缓控施肥,用生物有机肥作为一次性基肥,研究对小香葱生长发育、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试验施肥组小葱的品质高于习惯施肥组并且增产10%以上、减施化肥20%。[结论]采用根据小葱生长需肥特性结合土壤基础肥力进行精准施肥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小葱的品质和产量,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成本,为小葱种植、肥料利用、土壤改良和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耕地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其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稳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秦皇岛东北部低山丘陵及东部沿海耕地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安全理论为依据,构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TM(ETM+)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生态安全格局、重心演变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不断降低,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从1993年的0.63下降为2000年的0.50,低山丘陵区的耕地破碎化更为严重,其生态安全低于沿海区域;研究区域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明显,1993-2000年,Ⅰ级区基本无变化,ⅡⅢ级区相互转化,2000-2010年,Ⅰ级区和Ⅱ级区均出现了扩展,大部分由Ⅲ级区转化而来;近20 a来,耕地景观生态安全重心逐渐向秦皇岛市相邻区域靠近,沿海地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明显增强。降雨量及径流量的减少、人口及经济增长以及土地利用政策是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变化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安徽菊花主产区土壤质量情况及主要施肥措施,分析其存在问题,为菊花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提供基础数据支撑。[方法]选择黄山市休宁县、歙县、徽州区、黄山区4个菊花主产区开展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样品采集等方式,对主产区栽培现状、施肥习惯、化学肥料等情况开展调研。[结果]土壤总养分及有效态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有近1/3土壤pH在5以下,部分点位低至4以下,土壤酸化严重;调查区域的菊花品种投入肥料折合氮、磷、钾纯养分量分别为160.50~1 461.00、118.50~1 332.00、112.50~1 392.00 kg/hm2;所有菊花品种N、P2O5和K2O施用量都大幅度高于推荐量,同一品种施肥量差异较大,没有统一的施肥标准;不同菊花品种有机肥用量均占比较低,大多数农户施用化肥比例相对较高。[结论]安徽菊花主产区施肥存在化肥施用过量与营养元素不平衡,有机肥施用量占比较低等问题,需要在今后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推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