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2篇
综合类   3篇
园艺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液中培养菜豆幼苗,缺镁菜豆植株生长受抑,生物量显著低于正常供应镁的植株,体内镁浓度和镁的积累总量均较低。严重缺镁黄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完整叶绿体的希尔反应值在缺镁与正常植株间无差别。缺镁菜豆植株的根和叶膜造性(以相对电导率表示)增加,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升高。活性氧清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在缺镁菜豆真叶中高于正常植株,老叶中抗坏血醒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增加程度也较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回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德州西瓜栽培历史悠久,个大味甜丰产耐运。在广大瓜农长期栽培和选择过程中,形成许多优良品种,其中尤以喇嘛瓜最负盛名。 1934年吴耕民先生的《山东德县(即德州)西瓜调查报告》记载:“德州西瓜之栽培,由来已久,其历史无从稽考;惟其著名于世,则在最近数十年来,盖自优良品种喇嘛瓜(又名哈蜜瓜)传入栽培后,因其品质卓越,声誉大振,北至平津南至京沪,贩瓜者莫不慕名而来求货。” 据同一文献记载:喇嘛瓜皮底色为淡绿黄白色,而有深绿网状纹,肉淡红黄色,汁丰富而味甚甜,组织松而渣少,种子大而厚,朱红色,果大平均十六斤十三两,长椭圆形,长40.2厘米,横…  相似文献   
4.
灌溉水中HCO3-对菜豆吸收利用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石灰性土壤条件下灌溉水中HCO3-和不同HCO3-水平对菜豆的生长及吸收利用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进行了盆栽和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土壤条件下以HCO3-含量较高的水进行灌溉明显降低菜豆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抑制养分向叶和果荚的分配;HCO3-含量越高,影响也就越明显。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HCO3-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漫谈西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西瓜的原产地及我国西瓜栽培历史关于西瓜的原产地众说纷云,早在1936年园艺界老前辈吴耕民先生在其所著《蔬菜园艺学》一书中就指出,西瓜“原产地为亚洲南部,或谓意大利南部,或谓印度,或谓阿非利加……现多数学者认为阿非利加为最可信。”但也有人认为原产美洲,Carrier 提出法国人发现印地安人在密西西比流域栽培西瓜,1629年马隆诸塞已有栽培,1664年印地安人在佛  相似文献   
6.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高产条件下硅锌锰配合对玉米的营养效应及其改善玉米N、P、K、Zn、Mn营养状况的作用.结果表明在NPK肥基础上硅锌锰配合比锌锰配合更有效地增加穗长、减少秃尖、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进一步提高玉米的产量;硅与锌锰配合可缓解拔节期PZn颉颃,提高拔节期玉米植株和腊熟期叶片中N、P、K、Zn、Mn含量,有利于玉米后期营养;硅的有益效应每公顷施用硅酸钠90kg好于45kg.  相似文献   
7.
8.
锌肥对作物产量、子粒锌及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后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992年~ 1 998年在河南新乡缺锌褐土进行了微区定位试验 ,研究施锌对作物和土壤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 :施锌提高第一茬作物小麦的分蘖数、穗数、穗长和第二茬作物玉米的穗长、穗粒数和粒重 ,从而显著增加小麦和玉米产量。不同用量的锌对作物产量影响未及显著差异水平。施锌对作物产量的后效不明显 ,最多能维持两茬作物。施锌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锌含量 ,尽管施用锌肥 ,经过 4茬之后 ,土壤有效锌含量仍维持在临界值之上 ,但作物产量没有多大影响。施锌显著提高前 2茬小麦和前 3茬玉米子粒中锌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草甸褐土大剂量施锌所引起的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从Zn1.62—1046.6ppm各处理对小麦高度及叶色无明显差异,施Zn523ppm时,小麦明显减产;施Zn有利小麦蛋白质的提高,但与施Zn之间无线性关系;小麦茎叶及籽粒含Zn量均随施Zn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北京郊区潮土中镁素释放特点及对作物的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生物耗竭试验和连续流动交换试验,研究了昌平、大兴两处潮土中镁释放特点。尽管两处土壤中交换态镁含量较高。但随种植茬数增加,交换态镁含量,六茬植物镁的总吸收量中,非交换态镁的贡献率将近50%。大兴处土壤镁释放能力好于昌平处土壤,释放量高。600min内用0.5mol/L中性,CH4AC连续流动交换镁释过程,以抛物线扩散方程拟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