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5):24-25
名优茶生产的发展,既满足了市场与社会的需求,也给山区茶农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对稳定和促进整体茶叶生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名优茶热继续升温,为使名优茶生产更健康地发展,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今后,除在茶树良种、采制机具、制茶工艺、贮藏保鲜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与配套外,在茶园栽培管理上也是一项重要的配套技术内容,是发挥名优茶高效益的保证.笔者就名优茶生产中如何合理掌握与运用修剪和采摘技术问题谈几点看法,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2.
低丘红壤茶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系统研究法,通过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温室盆栽和平衡施肥,对低丘红壤茶园土壤养分障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好地评价土壤养分状况,提供的信息对于茶园平衡施肥和高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效有机菌肥在茶园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跃进  许允文  金伟东 《茶叶》2000,16(3):154-155
按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规定,凡是开发种植业有机农产品的,不能施用化学肥料,而应施用有机肥,如植物秸杆、农家肥、饼肥、人粪肥等,但从义乌市道人峰茶厂成功开发有机茶的实践看,仅施用上述有机肥尚存在许多不足.因有机茶园一般多在离农村较远、交通不便的山区,要把以上这些粗大,笨重的有机肥运到山区茶园,劳动强度大且很花工,经济上不划算,饼肥虽然体积较小,但其有效N、P、K养分含量不高,且亩施用量大,也就增加了成本,况且这些有机肥中也存在着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危险.如对每批肥料进行检测,既费开支、又很麻烦,在生产上并不现实.因此,在生产上要选用一种既无农药及有害物质残留的、又能方便运输,且有效成份齐全的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肥,作为有机茶生产的专用肥料.  相似文献   
4.
龙井茶的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井茶是我国的传统名茶,产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保证了龙井茶的优质高产高效。 一、生态环境 龙井茶区主要分布在浙江杭州西子湖西南侧的狮子峰、龙井、灵隐、五云山、虎跑、梅家坞一带。茶区峰峦叠翠,林木参天,云雾缭绕,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16℃左右,年降雨量达1600mm,气候湿润,日照适宜。茶区土壤为丘陵砂岩残坡积母质发育的黄红壤,其主要土种为黄泥砂土,质地疏松,多为微酸性的砂质壤土,主体上层厚度中等,下接半风化的母质层,土壤通透性较好,施肥效应显著。土壤有机质层深厚,养分充足,…  相似文献   
5.
茶园喷灌不仅能增产提质,而且还具有省水、节约劳力、适应各种地形条件等优点。所以,近年来,喷灌在茶叶生产上应用得较多。据浙江省不完全统计,全省约有十五万亩茶园建立了流动式、固定式或半固定式的喷灌系统,这对提高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的抗旱能力都起了积极作用。为了探明喷灌对增产提质的经济效应,我们曾对茶树的需水规律以及茶  相似文献   
6.
土壤湿度计,又名张力计、负压计,是测量土壤吸(水)力的一种仪器.仪器的构造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1.陶土管——是仪器的感应部件.它是一个多孔体,有许多细小而均匀的孔隙,当完全被水浸润后,能阻止空  相似文献   
7.
作物需水包括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两个方面。作物生理需水是指其生命过程中的各项生理活动(如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等)所需要的水分。生态需水是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需要的水分。茶园土壤水分的消耗,是通过地面植被(包括茶树、间作物、杂草等)的根系吸收,枝叶蒸腾,行间土壤蒸发,地表迳流和土壤深层渗流等途径而散失,其中又以茶树蒸腾与行间土壤蒸发为主。当茶园地下水位较低,其土  相似文献   
8.
许允文 《中国茶叶》1994,16(6):41-41
我国南方丘陵红壤地区的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很适宜茶树生长,是我国主要的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地区茶叶产量低,质量差,茶叶生产经济效益不高。近年来笔者就如何改变丘陵红壤茶园低产低质面貌和提高茶农经济收益等问题在该茶区走访了广大茶农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自茶园实行联产承包到户后,不少承包户的茶叶生产连年增收,亩产值可达干元以上,经济效益较好。在此,向广大茶农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和技术。 1.重点抓好春茶,多产名优茶。我国茶区春茶期间气候适宜,茶树营养充足,茶叶品质好,价格高。因此,增加春茶产量,提高春茶比重,多产质量高、适销对路的名优茶和高档茶是实现当年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的关键。一般茶叶  相似文献   
9.
许允文 《中国茶叶》2008,30(11):32-33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全国新茶园面积也在快速增加,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每年都在有计划地规模开垦荒山或换种改植,发展无性系良种新茶园。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凼大面积栽植茶苗的成活率很低,高的也仅有70%左右,而远距离运输的茶苗,很多成活率只有30%~50%,不仅损失很大,而且相应也推迟了新茶园的投产时间,影响了茶园经济效益。要想提高栽植茶苗的成活率,提早茶园投产,主要应认真掌握以下4个重要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因子及系列茶树专用肥的研制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系统研究了以浙江为主的茶园土壤养分资源现状,明确了茶园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低且不平衡、有机质贫缺和酸化日趋严重等主要营养障碍因子,提出了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2项营养诊断指标,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茶园的茶树系列专用肥3种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取得明显的增产、提质和改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