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7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大蒜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丰富的功效成分。本文对大蒜及大蒜制品中主要的功效成分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大蒜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主要功效成分研究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大蒜中攻效成分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风险综合防控角度,介绍了风险控制环节如何削除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其中包括传统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以及目前国内外相对前沿的技术动态,为我国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控制策略制定及其技术研发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生姜的质量安全一是体现在安全层面,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污染物残留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二是体现在质量层面,包括生姜品质质量等。本文以生姜质量安全标准为切入点,对目前中国、 CAC、欧盟、美国、日本和澳新6个国家/地区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其他污染物残留标准,以及生姜质量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从标准的数量、限量等角度阐释了国内外生姜质量安全标准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旨在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生姜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风险综合防控角度,介绍了风险控制环节如何削除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其中包括传统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学法,以及目前国内外相对前沿的技术动态,为我国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控制策略制定及其技术研发应用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量化学物登记管理及混合物使用等导致联合毒性效应评价需求日益迫切。本文重点针对复合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估需求,分析基于有害结局路径分析相关定义、方法框架以及该策略实际应用于混合化学物联合毒性效应评估的程序、关键点和案例,为开展复合化学物风险评估提供思路方法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代谢组学在农产品营养品质检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检测和分析农产品营养品质对提升优质农产品的营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农产品中营养成分组成复杂,已有的分析方法只能针对已知营养素的浓度、功能等进行分析,无法对农产品中存在的大量其他功能性活性物质进行分析鉴定。代谢组学技术通过高通量化学分析技术对生物样品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小分子物质分析中具有突出优势。代谢组学技术的引入,为农产品营养成分表征及差异性分析,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生长储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揭示,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研究等提供了新方法,也为膳食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了新策略。本文对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包括样品制备、代谢物分析鉴定以及数据分析等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农产品营养成分表征及差异性分析、产地溯源及真伪鉴别、生长储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规律以及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应用,旨在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在样品制备方法方面,首先通过快速改变样品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添加强酸、强碱或液氮冷冻等技术终止新陈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然后针对代谢物的极性,选择不同的提取溶剂,从而获得较高的提取率。在样品分析方法方面,核磁共振、色谱质谱和毛细管电泳质谱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中,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将色谱的有效分离和质谱的准确定量相结合,已经成为代谢组学中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技术。在数据处理及分析方面,无监督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和有监督分析中的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通路分析软件的富集分析和拓扑分析,可以明确与代谢物差异相关性最高的代谢通路,对差异代谢产物的机制进行分析和解释。在农产品营养成分分析应用方面,通过对农产品中初生代谢产物及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全面表征,形成农产品独特的代谢指纹图谱,从而实现营养成分的差异性分析;通过非特定目标物的检测和无监督分析方法,实现不同产地农产品的组间差异鉴别和差异化合物筛选;通过农产品生长过程中关键成分的消长规律及合成机理分析,指导最佳收获期;通过体液代谢谱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系统研究营养功能成分与生物体代谢之间的交互作用,为营养功能成分作用机制研究及膳食指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食物暴露多种农药所产生的累积风险已成为风险评估的研究热点。为评估我国京津冀地区居民通过蔬菜暴露有机磷类农药的急性累积风险,基于京津冀地区2 624个蔬菜样品中的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16种有机磷类农药的残留分析结果,采用毒性效能因子法、 Monte Carlo模拟和Bootstrap抽样技术,对京津冀地区不同年龄人群通过蔬菜暴露有机磷类农药的急性累积风险进行概率评估。评估结果显示, P99水平下(90%置信区间)京津冀地区20组不同年龄人群通过蔬菜暴露有机磷类农药的急性累积剂量小于JMPR设定的急性参考剂量, 2~3岁儿童(男性和女性)通过蔬菜暴露有机磷类农药的急性累积剂量最高, P99 (90%置信区间,未检出值按1/2 LOD替代)有机磷农药急性累积剂量分别为1.397 (1.258~1.953)μg/kg bw/d和1.412 (1.271~1.974)μg/kg bw/d,占急性参考剂量的2.79%和2.82%。我国京津冀地区居民通过蔬菜暴露有机磷农药的急性累积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8.
系统内专业人员对全面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农业部98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以实验室的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为调研对象,对其风险交流认知、诉求以及实验室开展风险交流的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提出了加强农业系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交流工作的3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草莓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乙嘧酚残留的方法。样品经0.5%甲酸-乙腈提取,QuEChERS方法净化,以Agilent XDB-C18色谱柱(2.1 mm×150 mm,3.5 μm)进行UPLC分离,采用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20~1 000 μg/L范围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及乙嘧酚的质量浓度与其相应的峰面积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 8。在50~500 μg/kg添加水平下,草莓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乙嘧酚的平均回收率在86%~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9%~13%(n=5)之间,检出限分别为2.5、0.50和1.0 μg/kg,定量限均为50 μg/kg。该方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快速,分析时间短,灵敏度、准确度及精密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适用于草莓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和乙嘧酚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农药分组技术开展联合暴露评估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共识。本文对美国环境保护署、欧盟食品安全局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3个机构的化学物分组技术进行系统分析整理,总结分析不同分组技术的特点,并综合其优势,结合我国农药残留现状,提出我国农药多残留分组建议,为我国开展农药联合暴露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