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激光对小麦的诱变效果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引言1970年Fossocti和ngold从照射过(24KR)的瑞典小麦品种“Probus”中诱发出单因子雄性不育突变体(msib)。F_1单体分析表明,不育基因位于4A染色体上。“Pugslay”和“Cornerstone”突变体里的染色体雄性不育基因也位于4A染色体上。“Pugsley”与“Probus”,“Cornerstone”与“Probus”的雄性不育基因是出于末端缺失和着丝点独立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5.
小麦收获指数和其它几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利用Hayman的双列杂交法对9个产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生物学产量、每穗小穗数和穗长存在上位性效应,收获指数、每穗粒数、株高、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数符合加-显遗传模型。株高以加性效应为主,表面为部分显性;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每穗不孕小穗数以显性效应为主,表面为超显性。多数产量性状的显性基因为增效基因。株高的狭义遗传率最高,其次为收获指数和千粒重。株高在早代选择就有效  相似文献   
6.
7.
8.
9.
关于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思考和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梅芬 《核农学通报》1995,16(4):167-168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成,食品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基因重组,置换特定碱基技术,人工诱变等手段可以选育出高蛋白高赖氨酸的优质小麦品种,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仅受到遗传因子的控制,而且受到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着重研究不同突变体配对后的F_1部分性状的遗传优势。试验表明,用突变体小麦产生的F_1的优势普遍存在,正向优势占一半以上。不同性状优势表现不一,其顺序是株高>千粒重>单株粒重>穗数。几个性状中亲子关系最密切的是千粒重,其广义遗传力达74.48%。通经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千粒重,其次为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综合性状分析认为,利用507、469和505等突变体来改良浙麦3号,有可能获得较好的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