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5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铅锌矿废水污染的土壤上施用石灰1 a后,继续施用石灰和石灰后效处理对后续第1、2季低累积玉米(Zea mays)的产量以及重金属Cd、Pb、Zn和Cu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pH、土壤DTPA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石灰和石灰后效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连续施用石灰处理效果最佳,第1季籽粒产量是对照(无石灰)的6倍,第2季是对照的3.8倍。与对照相比,连续施用石灰处理显著降低了2季玉米籽粒Cd、Pb、Zn和Cu含量,石灰后效只能降低第2季玉米茎叶Cd、Pb和Cu含量,而籽粒Cd、Pb含量与对照相比略有升高,说明石灰后效能维持一年半左右。对照处理土壤Cd和Zn全量显著低于石灰处理,可能是土壤中Cd和Zn随着雨水的淋洗向下层迁移造成的。施用石灰可防止Cd和Zn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西瓜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瓜枯萎病是一种由土壤真菌引起的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西瓜的生产。其病原菌镰刀菌可以在适合寄主生活的任何温湿度条件下生长,这给西瓜枯萎病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近年来,人们对西瓜枯萎病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对该病害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石灰及其后效对玉米吸收重金属影响的田间实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在铅锌矿废水污染的土壤上施用石灰1 a后,继续施用石灰和石灰后效处理对后续第1、2季低累积玉米(Zea mays)的产量以及重金属Cd、Pb、Zn 和Cu 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pH、土壤DTPA 提取态重金属含量和土壤重金属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石灰和石灰后效均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连续施用石灰处理效果最佳,第1 季籽粒产量是对照(无石灰)的6 倍,第2 季是对照的3.8倍.与对照相比,连续施用石灰处理显著降低了2 季玉米籽粒Cd、Pb、Zn 和Cu 含量,石灰后效只能降低第2 季玉米茎叶Cd、Pb 和Cu 含量,而籽粒Cd、Pb 含量与对照相比略有升高,说明石灰后效能维持一年半左右.对照处理土壤Cd和Zn 全量显著低于石灰处理,可能是土壤中Cd 和Zn 随着雨水的淋洗向下层迁移造成的.施用石灰可防止Cd 和Zn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取田间系统调查和历史资料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查清了苏州地区西瓜田中两种主要害虫瓜绢螟和温室白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并对这两种害虫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总结和探讨,以便更有效的控制这两种害虫.  相似文献   
5.
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是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Melonis),本实验从温度和pH值两方面对该菌菌丝的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在20~34℃下均能生长,在28~30℃之间生长较好;在pH 4.04~10.89之间均可生长,其最适合的pH值为6.08~8.20,说明该菌的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6.
南平市南方型杨树产业化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杨树研究发展现状,对南方型杨树在南平市的研究意义、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为今后南平市杨树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温度和pH值对黄杨炭疽病痛原茵的影响,发现温度对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对菌丝体生长不利;茵丝体对pH值反应不太敏感,在pH 3~12条件下皆可生长,但最适pH值为6.  相似文献   
8.
不同pH值混合螯合剂对土壤重金属淋洗及植物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得出混合螯合剂(MC)淋洗去除重金属的最佳pH值以及对后续植物提取重金属的影响,用Ca(OH)2将pH值为2.75的MC提高至pH值5、7和9,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了盆栽淋洗试验,而后种植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测定淋出液及植物重金属含量。另外,通过浸提试验研究了含有不同阳离子的MC对重金属淋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5和7的MC显著提高了Cd、Pb和Cu的淋出率。与Na+、K+离子相比,Ca2+的存在能够提高MC对重金属的淋洗去除。pH值7和9的MC淋洗土壤后提高了东南景天的生物量,但是降低东南景天中Cd和Zn的浓度,导致其植物提取率低于无淋洗剂对照。在化学淋洗+植物提取联合技术中,Cd和Zn主要靠植物提取去除,植物提取率分别可达土壤Cd的30%~40%和土壤Zn的6.5%~6.9%;而Pb和Cu主要靠混合螯合剂淋洗去除,去除率分别为2.3%~2.6%和1.6%~2.0%。综合来说,如果需要同时去除Cd、Zn、Pb和Cu,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用pH值9的MC淋洗土壤联合植物提取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樟巢螟实验种群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樟巢螟(Orthaga achatina Butler)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果表明,巢螟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2 ℃的8.481 d缩至34 ℃的5.035 d,孵化率在31 ℃最高,99.67%;幼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有不同变化,在28 ℃或31 ℃时为最短历期;蛹的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34 ℃时最短,11.143 d.在同一温度下,~2龄幼虫死亡率最高,次为5龄幼虫;不同温度同一龄期条件下,4 ℃死亡率最高,8 ℃死亡率最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