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202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山西地暂系地震重力地貌发育及其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山西地摆系1038年定襄地震、1303年洪洞地震和1695年临汾地 形成的大量地震重力地貌。这些重力地貌具有成群分布,同时性的特点,并有在非地震条件下难于发生的特殊滑坡现象地震重力过程作为一种土壤侵蚀的方式,具有分布集中,强度大,历时短,难防范,破生大的特点,同时,地震熏力地过程的堆积物进入河流系统,增强充的侵蚀能力。  相似文献   
2.
海水入侵对于沿海地下淡水资源的不利影响,极大地制约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在沿海非承压含水层中修建地下坝,是防止海水入侵并保障沿海地下水资源安全的常用措施。在实际工程中,沿海含水层往往都是异质性的,特别是分层非均质性分布广泛。为深入探究沿海含水层的分层非均质性(含水层中间存在一个高渗透性夹层)对地下坝上游残余盐水清除过程的影响,基于SEAWAT-2000程序构建野外尺度下的二维海水入侵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针对不同地下坝高度、地下坝位置及高渗透性夹层厚度等多种情景下的残余盐水运移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地下坝的合理布置可显著降低海水入侵范围与程度,相对于均质含水层,中间高渗透性夹层的存在将增大海水入侵的距离并降低盐水楔的高度。地下坝高度大于大坝所在处的盐水楔高度时,才能有效防止海水入侵并清除坝后残余盐水。残余盐水的清除时间将随着地下坝高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地下坝的布置位置与海洋边界的距离越近,清除坝后残余盐水所需的时间就越长。高渗透夹层的存在极大地改变了残余盐水的脱盐时间,与均质含水层相比,含有中间粗夹层的含水层的残余盐水清除时间将延长。研究还发现,随着中间粗夹层厚度的增大,...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将面临的矛盾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国“十五”期间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在人口、农业收入、农业产业化、农业科技进步、农业发展等五个方面面临的矛盾和挑战。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在控制耕地总量、发展农业科技、改革土地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