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揭示新型杀线剂路富达对烤烟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机理和效果,设计2组盆栽和大田试验,比较了杀线剂阿维菌素、路富达和路富达与银法利混剂(路银混剂)及其3种用量的杀线效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阿维菌素、路富达和路银混剂均显著降低了烤烟根结线虫病级、根结指数和根结密度,促进了根系和烟株生长,显著提高了烤烟茎叶干重和水氮利用效率.不同用量的路富达和路银混剂对烤烟生长和根结线虫病害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杀线剂阿维菌素相比,路富达显著降低了根结线虫病情指数,促进了烟株生长.总之,与阿维菌素相比,盆栽条件下路富达具有相同的防治根结线虫病害效果;在只发生根结线虫病害的烟田,无需配施银法利,并可降低路富达推荐使用量,从而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2.
云南玉溪地区是我国的烟草主产区,根结线虫病是烟草生产中的重要地下病害,危害烟草植株生长,降低产量。本研究运用SCAR-PCR方法对云南玉溪地区根结线虫进行分子鉴定,并分析不同根结线虫种类在各县区的分布情况;同时在澄江、易门两县开展利用昆虫病原线虫对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玉溪地区主要的优势种群为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在所有区县均有分布,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为次要种群,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属于零星分布;田间施加昆虫病原线虫对烟草根结线虫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烟草根结线虫病的绿色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昆虫病原线虫(EPN)作为一类有潜力的生物防治物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实验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外源添加 EPN(Steinernema carpocapsae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探究了 EPN 对烟草地下部根结线虫、地上部烟蚜(Myzus persicae)及烟蚜-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关系等多重营养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人工去除烟蚜条件下,施加昆虫病原线虫能显著降低烟草根中根结线虫的卵粒数(P<0.05);在有烟蚜的条件下,S. carpocapsae 添加处理能显著降低烟草根中根结线虫的卵粒数或者卵粒指数(P<0.05);(2)无论 EPN 添加与否,烟蚜种群生长曲线均很好地符合 Logistic 增长模型,达到平台期的时间为 5~6 d;对照组、S. carpocapsae 虫尸剂添加和 H. bacteriophora 虫尸剂添加这 3 种条件下,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分别为 89.6、99.8 头·株-1 和 76.6 头·株-1,而与之对应的烟草地上部干重分别为 0.996、3.258 g·株-1 和 1.643 g·株-1,这一结果表明 EPN 添加降低了单位质量烟草叶片上烟蚜的环境容纳量;(3)蚜茧蜂投放早期(2、4、6 d),投放 EPN 处理组间的僵蚜数目差异显著(P<0.05),S. Carpocapsae 虫尸剂处理组显著低于 H. bacteriophora 虫尸剂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EPN 添加可影响烟草地下部根结线虫的繁殖,也可通过“bottom-up”途径影响烟草叶面烟蚜的种群增长以及蚜茧蜂的寄生行为,且这些影响效果与 EPN 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6种寄主植物繁育烟蚜和烟蚜茧蜂的能力,筛选出更多适宜繁殖烟蚜茧蜂的寄主植物,为烟蚜茧蜂低成本规模化繁育技术集成提供基础信息.[方法]采用茄科龙葵、云烟203、野生烟G80,十字花科小白菜和樱桃萝卜,以及旋花科空心菜作为烟蚜繁殖寄主植物,分别设10次重复,接蚜后每5 d调查1次单株蚜量,共调查4次;于接蜂30 d后调查僵蚜量、寄生蚜量和正常蚜虫量,并对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烟蚜茧蜂羽化率、雌性比、寿命和后足胫节长度进行比较.[结果]从繁蚜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均可作为繁育烟蚜的理想寄主植物,其中以云烟203和龙葵的繁蚜效果最好,接蚜后第20 d的蚜量分别为3153.90和3369.80头/株,野生烟G80、空心菜、樱桃萝卜和小白菜的繁蚜效果次之;以空心菜的繁蚜速度最快,接蚜后15 d繁蚜量即超过2000.00头/株.从繁蜂效果来看,6种寄主植物上僵蚜量最高的是云烟203,达2081.90头/株,野生烟G80次之,僵蚜量为1805.60头/株,空心菜的僵蚜量最少,为1261.40头/株.各寄主植物上繁育的僵蚜羽化率以龙葵最高,为92.00%,显著高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P<0.05,下同);云烟203、野生烟G80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次之,三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小白菜和空心菜繁育的僵蚜羽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4.00%和69.00%;6种寄主植物中除空心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较低外,其他5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性比均较高,在65.00%左右,5者间无显著差异;各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寿命存在一定差异,且雌蜂寿命均长于雄蜂,其中以龙葵和樱桃萝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峰寿命最长,显著长于其他4种寄主植物;6种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均显著长于雄蜂,不同寄主植物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雄蜂后足胫节长度无显著差异,以小白菜繁育的子代烟蚜茧蜂雌蜂后足胫节长度最短,为0.75 mm,显著短于其他5种寄主植物.[结论]龙葵和樱桃萝卜可替代烟草类寄主植物用于繁蚜繁蜂.  相似文献   
5.
昆虫病原线虫(EPN)作为一类有潜力的生物防治物质,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实验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外源添加EPN(Steinernema carpocapsae和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探究了EPN对烟草地下部根结线虫、地上部烟蚜(Myzus persicae)及烟蚜-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关系等多重营养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人工去除烟蚜条件下,施加昆虫病原线虫能显著降低烟草根中根结线虫的卵粒数(P0.05);在有烟蚜的条件下,S.carpocapsae添加处理能显著降低烟草根中根结线虫的卵粒数或者卵粒指数(P0.05);(2)无论EPN添加与否,烟蚜种群生长曲线均很好地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达到平台期的时间为5~6 d;对照组、S.carpocapsae虫尸剂添加和H.bacteriophora虫尸剂添加这3种条件下,蚜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分别为89.6、99.8头·株-1和76.6头·株-1,而与之对应的烟草地上部干重分别为0.996、3.258 g·株-1和1.643 g·株-1,这一结果表明EPN添加降低了单位质量烟草叶片上烟蚜的环境容纳量;(3)蚜茧蜂投放早期(2、4、6 d),投放EPN处理组间的僵蚜数目差异显著(P0.05),S.Carpocapsae虫尸剂处理组显著低于H.bacteriophora虫尸剂处理组。研究结果表明,EPN添加可影响烟草地下部根结线虫的繁殖,也可通过"bottom-up"途径影响烟草叶面烟蚜的种群增长以及蚜茧蜂的寄生行为,且这些影响效果与EPN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玉溪市烟草苗期蓟马种类及其危害,为烟草蓟马的绿色防控提供基础信息,选择烟草移栽期,对玉溪市2区4县的烟草育苗棚内蓟马为害进行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烟草苗期烟苗平均受害率为(33.11±11.15)%,其中江川县烟苗受蓟马危害最为严重,受害率达(86.67±2.03)%.烟草苗期共采集蓟马635头,经鉴定,隶属1科...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明确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为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2015年对云南省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进行广泛的采集调查,标本带回室内,蚜虫制作玻片标本,蚜茧蜂成虫保存于75%酒精中,在显微镜下进行鉴定。【结果】鉴定出蚜虫12属15种,蚜茧蜂7属21种;其中寄生烟蚜的蚜茧蜂有5属8种,烟蚜茧蜂寄生的蚜虫有5属6种。【结论】云南省烟区小春作物蚜虫和蚜茧蜂种类丰富,针对不同的蚜虫种类可以有针对性的扩繁优势蚜茧蜂种类进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对山坡地烟叶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和保水保肥能力差是导致烤烟产量普遍低于山间平地的重要原因之一。生物炭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本试验研究其对烤烟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二因素两种地形(山坡地、山间平地)和6个生物炭施用量处理(0、4.5、9.0、13.5、18.0、22.5t/hm 2)的大田试验,评价生物炭对烟叶产量和产值、烟株农艺性状、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山坡地烤烟产量和产值显著低于山间平地。同一生物炭施用量条件下,山坡地烟叶产量和产值相对增幅显著高于山间平地。当生物炭施用量介于0~13.5t/hm 2时,山坡地烟叶产量和产值均随生物炭施用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而进一步提高生物炭施用量,烟叶产量和产值增加不显著。山间平地烟株氮素吸收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山坡地烟株。与不施生物炭的对照相比,山坡地烟株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相对增幅均显著高于山间平地烟株。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氮素表观损失量显著降低。相对于山间平地而言,山坡地植烟区应用生物炭的增产增收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效果更加显著,其适宜生物炭施用量为13.5t/hm 2。  相似文献   
9.
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是蔬菜蚜虫的重要天敌。为了明确菜蚜茧蜂对我国常见4种蔬菜蚜虫的控制作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菜蚜茧蜂对萝卜蚜、甘蓝蚜、豌豆蚜和蚕豆蚜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菜蚜茧蜂对萝卜蚜和甘蓝蚜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放蜂后21 d,其寄生率多在20%以上;对豌豆蚜的寄生作用较弱,放蜂后21 d,寄生率最高不超过10%;对蚕豆蚜寄生率最低,多在1%左右,只有极少数蚜虫被寄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探讨雌蜂传递的线索对引发雄蜂交配行为的作用,为烟蚜茧蜂的规模化繁殖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室内显微镜下和温室繁蜂棚内直接观察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设死亡处女雌蜂(n=19)、碾碎的雌蜂腹部(n=15)、接触过处女雌蜂的滤纸(n=15)、仅提供雌蜂视觉线索(n=20)和空白对照(n=20)5个不同的试验处理,观察雌蜂传递的嗅觉和视觉线索对引发雄蜂求偶行为的作用.[结果]雄蜂交配行为包括接近、求偶、爬背、敲打触角、交配试探、插入、交配、分离,处女雌蜂交配行为包括逃跑和拒绝交配或接受交配、交配、休息.雄蜂与处女雌蜂的交配过程可划分为搜寻和求偶、交配前期、交配和交配后期4个阶段,且试图交配的雄蜂求偶成功后一般能够与处女雌蜂完成整个交配过程.雄蜂会试图与交配过的雌蜂、死亡的雌蜂发生交配行为,但仅出现交配前期.接触过活体处女雌蜂的滤纸和压碎的雌蜂腹部能够引发雄蜂强烈的振翅反应,而密闭在透明容器中的处女雌蜂不能引发雄蜂的振翅反应.[结论]烟蚜茧蜂的交配行为由—系列固定行为组成,雌蜂传递的嗅觉线索是引发雄蜂求偶行为发生的关键因素,雌蜂腹部是短程雌性性信息素产生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