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随着我国树木年轮学的发展,针叶乔木、阔叶乔木和灌木越来越多树种被应用于树轮-气候响应研究,使得研究区也延伸到了森林以外的区域。本文收集和梳理了我国学者发表的关于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响应的复杂性,并对未来树轮-气候响应研究进行展望。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环境的强烈变化让树木生长对气候的响应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更准确地评估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外界环境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及不断拓展我国树木年轮学的研究范围,我国的树木年轮学应继续探索更多的适宜树种,不断完善我国树木年轮资料库,充分发挥树木年轮学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和森林生态保护的应用潜力和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2.
对青海湖湖东克土沙区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定沙丘土壤水分随深度的变化较小,采取措施(人工植被+麦草方格沙障)的流动沙丘在不同深度上的变异最大;从0—80cm平均水平看,土壤含水量为固定沙丘>流动沙丘>采取措施的流动沙丘;三种沙丘土壤水分与降雨的时间变化都基本一致,可以分为冻结滞水期(12月—翌年3月)、水分补偿期(4—7月)和失水期(8—11月)三个阶段,土壤含水量以夏秋季最高;降水对0—80cm的土壤水分都有影响,对上层土壤的影响更显著,采取措施的流动沙丘主要影响深度为60cm,固定沙丘为20cm;在流动沙丘上种植人工植被以及布设麦草方格沙障,可以抑制表层土壤水分蒸发,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在植被恢复前能够有效减少风蚀,对于植物初期生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青海湖湖东沙地麦草方格沙障结合沙棘实生苗的人工治理沙丘进行风速廓线及其风沙防护效益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治理措施明显降低了沙丘各部位的近地层风速,增强了高层风速。与流动沙丘相比,垂向风速增加率的差异使人工治理沙丘不同部位的超越高度值出现“坡脚 > 坡中 > 丘顶”的规律。风速垂向气流的变异导致不同高度层的防风固沙效果不同,低层风沙防护效益显著高于中、高层。同时结合坡度,植被盖度等因子,分析了影响风速廓线的变化原因,从而为青海湖沙地人工治理效果进行评估与初步指导。  相似文献   
4.
青海湖湖东全新世风成沉积物的粒度前处理试验表明:1)去除有机质、碳酸盐对风成砂影响不大,去除有机质、碳酸盐后古土壤粗颗粒含量减少、细颗粒含量增多。2)分散剂对现代流动沙丘砂基本没有影响;对古风成砂影响微弱;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古土壤的分散效果较好,但在G法(去除碳酸盐后加分散剂)和H法(去除有机质和碳酸盐后加分散剂)中分散效果不明显,说明分散剂主要是降低碳酸盐对颗粒的胶结作用。3)超声震荡对风成砂几乎没有影响,浸泡但未进行任何化学处理(A法)的古土壤样品经过超声震荡粗颗粒含量减少,细颗粒含量增多,但是超声震荡对于经过化学处理(去除有机质或碳酸盐或加入分散剂)的古土壤样品影响较小。针对本区风成沉积物,适宜的前处理方法除采用传统的方法(H法)外,风成砂还可以采用A法(浸泡),古土壤还可以采用E法(去除有机质和碳酸盐)或G法。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