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以大豆油为底物,考察了脂肪酶在AOT-异丁烷反胶束中,底物浓度、温度、缓冲液pH值、AOT浓度和含水量(ω0)等因素对催化水解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当底物浓度为5%、温度为313K、pH值为7.17、AOT浓度为8g/50mL异辛烷和ω0=12.5时,脂肪酶的催化活性最高。通过对脂肪酶在反胶束体系和油/水双相体系的中催化性能的对比,证实了反胶束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水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影响总传质系数的各个主要因素(水相pH值、离子强度,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振荡速度和反萃取温度),探讨了以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AOT)/异辛烷反胶束体系反萃取大豆蛋白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中总传质系数,随着反萃取水相的pH值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振荡速度和初始有机相中蛋白质浓度的增大而几乎不变。说明在反萃取过程中,大豆蛋白在有机相和水相两相内的扩散阻力可以忽略,界面阻力是传质过程中的主要阻力。由此推断出大豆蛋白的反萃取过程属于界面控制类型,“满胶束”在界面上的聚结过程是反萃取的速率控制步骤。通过研究,深入了解了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机理,可有效地控制和强化萃取过程,提高萃取率,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