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在室温下,用竹丝、塑料两种材料作为生物膜载体,使用SBR工艺对比研究这两种生物膜处理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实验结果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竹丝填料反应器对高锰酸盐指数、NH3-N(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TP(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31.8%~51.9%、53.3%~71.9%、69.2%~84.0%、21.1%~33.3%、51.1%~74.5%,与塑料填料反应器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竹丝填料是天然载体,其具有亲水基团和良好的生物亲和性,并且生物量多,这就使得微生物容易在竹丝填料上生长并快速形成生物膜,并且其生物膜的总体性能要比塑料填料反应器内生物膜的总体性能要好。总的来看,塑料填料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不如竹丝填料反应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气浮/改性凹凸棒土(M-ATP)/微滤膜组合工艺处理有机物与营养物质高的微污染地表水,重点探究了组合工艺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四类污染物的处理效能。由试验结果可知,组合工艺对地表水的感官污染物、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具有较好的祛除效果,对浊度、色度、CODM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3.2%、80.2%、73.5%和57.7%。同时可知,气浮、M-ATP和膜在浊度的处理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浮和膜在色度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气浮和M-ATP在CODMn和NH+4-N的去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在为期3个月的运行周期内,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膜污染性,真空表读数变化较小,试验初期装置的跨膜压差(TMP)约为2.1 k Pa,试验末期约为4.7 k Pa。  相似文献   
3.
投加外源添加剂磁性生物炭(Magnetic Biochar,MBC)是解决颜料污泥厌氧消化效率低和重金属钝化效率低的有效途径。该研究选取农业废弃物花生壳制备生物炭(Biochar,BC),而BC对厌氧消化和重金属钝化的影响有限,对其赋磁改性制得MBC以提升影响效果。设置3组厌氧消化批式试验,A组为对照组,B组投加BC,C组投加MBC,探索花生壳MBC对颜料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及重金属Cr和Ni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BC投加可有效提升消化系统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的产量,最高VFAs浓度达914.5 mg/L,较对照组(最高浓度603.9 mg/L)提升51.4%。同时MBC可实现生物炭和Fe3O4的双重直接种间电子传递(Direct Interspecies Electron Transfer,DIET)效应的耦合,缓解消化系统的酸化并提高有机物去除率和CH4累积产量。与对照组相比,挥发性固体(Volatile Solid,VS)去除率、累积甲烷产量、平均日甲烷产量和平均日甲烷产率分别提升37.8%、56.3%、56.3%和37.2%。此外,MBC投加可有效降低颜料污泥的重金属生物可利用态分配率和提升钝化效率,与原料相比,Cr的可交换态、可还原态质量占比降低43.6%、61.6%,而可氧化态、残渣态质量占比提升53.2%、243.6%;Ni的可交换态、可还原态质量占比降低41.0%、59.2%,而可氧化态、残渣态质量占比提升65.2%、181.4%。研究结果表明MBC可有效提高颜料污泥厌氧消化效率并降低重金属Cr和Ni的生物利用度,该研究有助于实现颜料污泥的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