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外源硒对铅胁迫下小白菜生理特性及铅、硒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胁迫下硒对小白菜生理特性及对铅、硒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硒对铅胁迫下小白菜生长、抗氧化酶及对铅、硒吸收的影响。【结果】当硒质量浓度≤2.0 mg/L时,对小白菜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小白菜株高、根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以及叶绿素量均增加。低质量浓度硒(Se≤2.0 mg/L)显著降低了小白菜叶片和根中丙二醛(MDA)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铅硒复合处理下,小白菜地上部含铅量随外源硒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且当外源硒的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小白菜地上部含铅量最低,地下部含铅量随外源硒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结论】2.0 mg/L的硒能减缓铅对小白菜的胁迫,且效果最好,外源硒能促使铅富集在小白菜地下部,抑制铅向地上部的转运。  相似文献   
2.
播种期对周麦18号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度对不同播种期条件下的周麦18号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播种期对周麦18号籽粒灌浆和粒重有显著影响,籽粒灌浆持续期T、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Tmax、渐增期持续时间T1、缓增期持续时间T3均随着播种期推迟而降低;最大灌浆速率Rmax、平均灌浆速率R和快増期持续时间T2、快増期灌浆速率R2、缓增期灌浆速率R3则随着播种期推迟而先升高后降低。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影响周麦18号粒重的灌浆参数主要是平均灌浆速率R和最大灌浆速率Rmax,此外,不同阶段的灌浆速率和灌浆持续时间对粒重也有较大影响。通过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分析,本试验条件下,于10月12~17日播种,有利于产量构成因素协调发展,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1.冰冻法进行防寒将枝蔓收拢捆绑,置于地面,10月中旬在枝蔓上盖草袋片,其上覆土5厘米。在土上再盖一层草袋片。11~12月份气温降低时,连续浇2次水使之冻冰,将植株与外界隔绝防寒。  相似文献   
4.
水稻叶片SPAD空间分布与氮素营养及种植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4个施氮水平和3个种植密度下,水稻孕穗和抽穗两个时期水稻不同叶位叶片SPAD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对叶片氮素营养和种植密度与不同叶位的SPAD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孕穗期SPAD值表现为顶3叶>顶2叶>顶4叶>顶1叶;抽穗期SPAD值表现为顶1叶>顶2叶>顶3叶>顶4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各叶位的SPAD值差异不显著。相关分析发现,孕穗期不同叶位SPAD值与施氮量的相关性顺序是顶4叶>顶3叶>顶2叶;抽穗期不同叶位SPAD值与施氮量的相关性顺序是顶1叶>顶3叶>顶2叶>顶4叶。  相似文献   
5.
森林病虫害影响了森林植物的正常生长,我国森林面积大,我国的森林植被面积呈上升的态势,但森林植被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人工植被的自身抵抗力不高,常常会发生病虫害的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林副业的生产发展,导致了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基于此,分析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及其防治的效果,号召社会全民参与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6.
市场取向的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不仅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变革,而且引起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及其经营机制的巨大变化。“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已由理论变为现实。由市场开始“倒推”的逆向思维方式,引导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开辟新的境界,促使企业管理向以市场取向、市场适应为其特征的“倒推”管理模式转变。这种模式的类推和演绎,受到邯钢的“倒推成本法”的深刻启迪,由此生发开来,希望能引起广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倒推”并非全盘否定,而是科学的扬弃,既克服又保留。由“企业-产品…  相似文献   
7.
对2009~2012年浙江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单季杂交粳稻组试验45组数据的主要经济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穗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最大,其次为有效穗。构成单季粳杂稻产量的主成分因子是生育期、穗实粒数和株高等,其中,熟期因子贡献率最大,其次为穗数因子,株高因子的贡献率相对较小。单季杂交粳稻高产组合单产8215 kg/hm2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总粒数171.6~197.6粒,结实率82.8%~87.2%,穗数195.8万~208.9万/hm2,千粒重24.9~26.4 g,株高101.3~106.8 cm。  相似文献   
8.
棉杆水解制备木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从廉价、丰富的棉杆中制备高纯度木糖。[方法]通过单因素多水平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影响半纤维素水解的因素。[结果]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水解温度〉硫酸浓度〉水解时间≈固液比例;水解的最佳条件为:140℃下水解2.5h,硫酸浓度为5%,固液比为1∶6。还原糖的产率达到了最大值19.79%。通过中和、脱色、离子交换和结晶等过程,得到纯度为98.5%的木糖晶体。分离过程中,木糖的产率为58.72%。木糖的最终产率为11.62%,即1000g棉杆可制到116.2g木糖。[结论]通过稀硫酸水解棉杆中的半纤维素,制备出纯度达到食品级的结晶D-木糖,为棉杆的转化利用找到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蒸馏法对新疆吉木萨尔县特色农产品大蒜中大蒜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借助超声波辅助技术,对影响大蒜油提取的大蒜颗粒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蒜水比例、提取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出合适的提取条件为:颗粒度为2~3mm,酶解时间为3h,酶解温度为30℃,水蒜比例为4∶1(质量比),蒸馏时间为1.5h.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种植和翻压绿肥改良和培肥盐碱地的效果,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和翻压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田菁(Sesbania cannabina Poir.)、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 L.)、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6种绿肥对中度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返还土壤的N、P_2O_5和K_2O数量、后作青贮玉米(Zea mays L.)鲜草产量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种植绿肥)相比,绿肥生长后期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1.0%~6.2%,使pH降低0.03~0.43,EC降低0.12~1.50 mS×cm~(-1);翻压绿肥可返还土壤N 15.6~195.4 kg×hm~(-2)、P_2O_5 5.3~58.8 kg×hm~(-2)和K_2O 34.5~127.9 kg×hm~(-2),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提高0.42~1.86 g×kg~(-1)、0.05~0.34 g×kg~(-1)、0.5~32.3 mg×kg~(-1)、0.42~4.65 mg×kg~(-1)和3.8~26.1 mg×kg~(-1);与对照相比,青贮玉米的鲜草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1 294~19 391 kg×hm~(-2)和0.4~23.9 mg×g~(-1)。总体而言,种植和翻压豆科绿肥在保蓄土壤水分,降低土壤pH和EC,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N、P_2O_5、K_2O养分数量(特别是N素数量),提高青贮玉米鲜草产量与蛋白质等方面的效果均显著优于禾本科绿肥,其中以适应性强、生长快、生物量大的毛叶苕子处理的改良、培肥土壤,生产优质牧草的效果最好;其次是草木樨处理。种植和翻压豆科绿肥可有效改良中度苏打盐碱地,显著提高土壤肥力,提供无机养分替代部分化肥,提高优质牧草的生产,是适合大同盆地中度苏打盐碱地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改良模式,对稳定耕地面积、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