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林业   329篇
农学   196篇
基础科学   237篇
  197篇
综合类   1708篇
农作物   107篇
水产渔业   212篇
畜牧兽医   1025篇
园艺   267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96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42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斑点叉尾鮰自引入我国以来,发展势头迅猛,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苗种品质参差不齐、鱼病爆发、价格低迷、加工产品内销市场开发滞后和出口受阻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斑点叉尾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促进我省斑点叉尾鮰产业良性健康稳步发展,有必要对斑点叉尾鮰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产业化发展建议,以实现斑点叉尾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甘蔗种植面积约2300万亩,位居世界第3位。但甘蔗种植机械化水平很低,尤其是收获环节是制约甘蔗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短板。目前甘蔗收获基本上靠原始的人工砍伐完成,收获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甘蔗糖业的发展。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型甘蔗收获机存量仅800多台,机械化收获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前,由于乳品市场的持续升温,很多农户都准备投资奶牛养殖。起步时有采取购入成年牛、2周岁怀胎牛、周岁育成牛和5-6月龄断奶犊牛等不同方案。但是,采取何种起步方式效益最好,最适合自已呢?  相似文献   
4.
笔者利用番茄侧枝进行扦插试验获得了成功,去年春夏全部搞番茄侧枝扦插繁殖。番茄侧枝扦插繁殖是将打杈时得到的废弃枝杈进行有效地利用,大大节约育苗费用和时间,育苗时间短,结果快。用侧枝扦插育成的幼苗根系粗壮,生长势和抗逆性较强,丰产性好。侧枝扦插属无性繁殖,可较好保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深入地分析各阶段宪法发展理念。为当代宪法科学发展进行理论预设,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最终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15%顶尖可湿性粉剂在小麦田不同用药时间、不同剂量、不同对水量及混用对小麦田杂草的控制效果,探讨了顶尖在小麦田的使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生根剂处理插穗,并在不同的基质上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桔硬枝扦插用河沙作为基质最好,生根剂ABT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在节能日光温室中,蕃茄——西兰花栽培,能够充分发挥日光节能温室的优越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发情鉴定是养奶牛的重要环节。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就会使牛群中漏配牛只增加,从而延长产犊间隔,增加饲养成本,降低繁殖效率,减少经济效益。准确的发情鉴定更是成功地进行人工授精、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Fusarium oxysporum对苗期大豆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病原菌自伤口或直接侵入大豆幼苗根部的皮层组织,随着病原菌的侵入和扩展,细胞出现坏死,组织发生崩解,根部组织表现红褐色病斑。环境因素对病原菌的侵染时期和在大豆体内潜育时间的长短有着明显的影响。侵染时期主要受病原菌侵入前自身所处状态和寄主的影响,侵入后潜育时间的长短则受植株状态的影响。土壤环境条件直接影响着病原菌的侵入和寄主的抗病性,间接影响着病原菌在大豆植株体内的扩展和病症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