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污水污泥量也迅速增加,污泥合理处理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合理有效的污泥堆肥化处理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阐述了污泥处理现状、堆肥过程中的氮素变化过程与特征及N2O排放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通过改进耕作方式来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的途径,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22年的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定位试验为对象,通过钾素容量和强度(Q/I)法研究了常规平作、冬水免耕、垄作免耕、厢作免耕、垄作翻耕5种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全钾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土壤供钾强度(AR0K)和供钾容量(-ΔK0)在原始土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土壤钾位缓冲容量(PBCK)和交换自由能(-ΔG)在原始土基础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在单作中,常规平作比冬水免耕有利于提高AR0K和-ΔK0,而常规平作的PBCK和-ΔG值均低于冬水免耕;在水旱轮作中,垄作免耕比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有利于提高土壤AR0K和-ΔK0以及PBCK值,而垄作免耕的-ΔG值低于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与试验前相比,各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全钾均有所降低,水旱轮作的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比单作处理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垄作免耕的全钾下降幅度最小,有利于维持土壤全钾水平。土壤供钾参数(AR0K、-ΔK0、PBCK、-ΔG)结合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以及全钾,可以很好的评价土壤供钾能力。在单作中,常规平作在提高土壤供钾能力方面优于冬水免耕;在水旱轮作中,垄作免耕在提高土壤供钾能力方面优于厢作免耕和垄作翻耕。  相似文献   
3.
不同施用量石灰和生物炭对稻田镉污染钝化的延续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筛选适用于西南地区稻田土壤及农作物Cd污染的修复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单施石灰、生物炭以及复合施用石灰+生物炭及其不同用量对Cd污染稻田的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稻米Cd含量及其水稻各部位富集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年修复试验中,单施石灰和生物炭以及复合施用均可降低稻米Cd含量以及水稻各部位富集和转运系数,且随着施加量的增加稻米Cd含量呈降低趋势,土壤至水稻根系Cd富集系数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复合施用(石灰(1.5 t/hm^2)+生物炭)效果优于单施石灰和生物炭,与对照相比,稻米Cd含量降低57.14%~88.57%,土壤至水稻根系富集系数降低22.06%~32.96%;施用石灰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第2年修复剂施用延续效应试验中,石灰在短时间内降低土壤有效Cd和稻米Cd的效果较好,但其长效性和稳定性不及生物炭,与对照相比,单施石灰和生物炭以及复合施用土壤有效Cd分别降低2.97%~25.19%,13.94%~23.41%,1.93%~21.41%,稻米Cd含量分别降低0.72%~34.87%,12.11%~49.14%,36.55%~51.71%。总体来看,设定试验条件下,复合施用(石灰(1.5 t/hm^2)+生物炭(3.0 t/hm^2)),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