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溪洛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老滑坡的分布特征,总结出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地层岩性、岸坡结构和断裂构造,这些控制因素决定了溪洛渡库区库岸老滑坡的成因机制以滑移—拉裂为主。以溪洛渡库区近坝库岸的干海子老滑坡群为例,分析老滑坡复活的内外地质环境控制因素,并通过宏观地质评价和数值计算研究干海子老滑坡群在蓄水前后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易发山区新农村房屋建设选址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农村房屋建设,大多未进行科学选址,随意烂挖乱建,致使不少房屋建在陡坡、陡崖脚、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存在严重的灾害隐患.新农村建设应彻底转变过去落后的建房方式,建房前应进行科学的选址.对拟建房区域的自然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详细调查、评估,进行灾害危险性分区、建房地基环境分类.把新建房屋选在Ⅰ类地基环境区,若Ⅰ类区较少;满足不了新建房屋需要,可选少量条件较好的Ⅱ类地基环境区,但需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开挖边坡应及时加固,对可能引发、遭受的地质灾害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