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列当杂草及其防除措施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寄生杂草列当Orobanche spp.每株可产生大量细小的种子,易于传播,且在出苗前已经对寄主作物造成危害,使列当的防除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详述了列当的生活史、为害现状以及防除措施,并突出了生物防除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基于"诱捕"作物及"捕获"作物诱导列当种子"自杀发芽"理论的防除机制,本文提出了新型可持续生态防除思想,为列当科杂草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是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活性氮损失和降低环境代价风险的有效措施。为探讨不同硝化抑制剂类型和剂量对不同类型土壤硝化作用的机理,采用室内土壤培养试验,对3种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P)]设置不同剂量,研究其对我国不同区域典型土壤(红壤、水稻土、潮土)硝化过程无机氮含量、土壤pH值及土壤表观硝化率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硫酸铵处理相比,3种硝化抑制剂均能抑制水稻土和潮土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且对潮土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抑制效果优于水稻土,而对红壤硝化作用的抑制效果均不明显,3种土壤pH值差异是影响硝化抑制剂作用效果的主因。此外,DCD和NP随着用量的增加,对水稻土和潮土的硝化抑制效果越明显,而DMPP对2种土壤硝化抑制作用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在水稻土中,NP的抑制效果强于DMPP和DCD;在潮土中,DCD的抑制效果优于NP和DMPP,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硝化抑制剂类型硝化抑制机理性的差异以及其自身特性的差异导致的。综上,针对特定土壤类型筛选适宜的硝化抑制剂类型和用量对农业优化氮肥管理、提高氮肥利用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林业主要叶部害虫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是以垦区地理信息为核心,建立垦区空间信息技术;以主要叶部害虫相关因子为重点,建立林业主要叶部害虫的数据库;以总局、分局、农场的叶部害虫林地管理体系为框架,建立宏观和微观的网络管理格局;以档案管理及制图制表的功能为内容,形成林业主要叶部害虫管理系统。在概要介绍该系统的组成、总体设计、系统特色的同时,总结了系统研发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4.
在集约化农田生态系统中,长期过量施用磷肥导致土壤中磷的累积,是否存在累积磷驯化(training)微生物的遗留效应。本研究依托长期定位玉米试验地(始于2007),以长期不同供磷水平(来源于施用P2O5 0、75、300 kg·hm-2的处理,分别为P0、P75、P300)石灰性土壤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接种微生物,探究不同磷供应驯化下的土壤微生物,在两个基质供磷水平(不施磷No P 和+P 30 mg·kg-1)下对玉米和三叶草植物生长、养分吸收、土壤酶活性及菌根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菌剂类型(灭菌处理,原位菌剂)显著影响玉米和三叶草地上部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在两个基质磷水平处理,相比于灭菌菌剂处理,接种原位菌剂显著提高了三叶草地上部生物量和磷吸收量,但三种菌剂之间差异不显著。 在No P条件下,相比于灭菌处理,接种原位菌剂对玉米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在+P条件下,接种原位菌剂显著降低了玉米的生物量;在两个基质供磷水平下,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在P300处理中显著高于P0和P75。菌剂和基质供磷水平共同影响土壤酶活性。与P0和P75相比,P300菌剂显著降低了三叶草土壤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No P条件下玉米土壤中过氧化物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在No P条件下,接种P75显著提高了玉米土壤中酸性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两种作物的菌根特征不同,接种位P300三叶草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率显著低于P0和P75,而玉米根系的侵染率在三种菌剂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基质供磷水平以及植物种类共同影响累积磷驯化土壤微生物的效应,说明磷肥管理需要考虑植物-微生物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抗列当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日葵列当已经成为我国向日葵产区的主要草害之一.国内目前主要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的方法进行向日葵抗列当种质资源鉴定,这些方法所需鉴定时间长,需要在列当发生地进行.本研究采用种子发芽试验,比较不同向日葵品种对列当种子发芽的刺激程度差异,进行向日葵抗列当种质资源的筛选.为向日葵育种提供一种简便的抗列当种质资源鉴定与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期施氮对酸性紫色土壤中氨氧化古菌(AOA)和氨氧化细菌(AOB)群落特征的影响,揭示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驱动因子及其调控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学机制.[方法]依托四川雅安玉米体系施氮长期定位试验(始于2010年),试验处理包括5个供氮水平,即0(N0)、90(N90)、180(N180)、270(N270)和3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