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低压锅炉水处理工作中 ,0 0 1× 7阳离子交换树脂 (以下简称树脂 )工作交换容量(简称工交量 )的高低是锅炉给水水质和水处理效果好坏的物质条件。树脂的工交量高 ,制水水质就好 ,周期制水量就多 ,就节省食盐 ,树脂的工交量低 ,水质就差 ,就浪费食盐。那么 ,填装一次新树脂究竟可使用几年呢 ?其报废的主要指标又是什么呢 ?下面根据邯郸市原水硬度为 5 0— 9 0mmol/L的情况谈一下自己的见解。十年的锅炉水处理工作中发现 ,大部分使用树脂的单位是在树脂使用五、六年 ,破碎率达到 5 0— 6 0 %时就将其报废更换成新树脂。但是其中有相当…  相似文献   
2.
抗生素对黄叶日本桃叶珊瑚试管苗细菌污染抑制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医用抗生素氨苄西林钠、硫酸链霉素、头孢拉定及其组合抑制黄叶日本桃叶珊瑚试管苗细菌污染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1种抗生素时,抗菌及试管苗生长、生根情况不如组合使用效果好,使用抗生素氨苄西林钠比另外2种抗生素效果好;组合使用抗生素时,培养基附加氨苄西林钠与硫酸链霉素各50 mg/L,对污染菌的抑菌率为100%,同时在增殖系数、苗高、生长势方面都表现最好,并对黄叶日本桃叶珊瑚试管苗的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氨苄西林钠与头孢拉定抗菌组合效果次之,效果好于硫酸链霉素与头孢拉定组合。  相似文献   
3.
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首要条件是水处理设备适用、省盐。当然,水处理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各种各样的水处理设备应运而生,使人眼花乱。比、如;自动切换水处理设备、全自动水处理设备、U型罐、被膜覆盖剂、电子防垢仪、高频静电防垢仪、高强磁、电渗拆装置等等。在如此丛多的水处理设备面前,各种设备厂商都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推销自己的产品。不管是真是假,均说自己的设备最先进、最可靠、最省盐。让一些赶时髦者不惜代价都想试上一试。结果多种设备是令人大失所望,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  相似文献   
4.
在预制建筑施工的发展过程中,建筑材料的选用对倾制房屋建造技术有着苇受的影响。通过对各种建筑材料的对比及特点分析,指出竹材人造板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预制房屋建筑材料。同时针对建筑行业实际应用巾的具体问题,对竹材人造板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生产转型背景下,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公益性农技服务仍然存在刚性需求,但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市场却出现了"公益疲弱与市场主导"双向发展的局面,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技服务获取困境是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焦点。本文基于江西省五个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案例,通过案例研究分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实践探索的具体成效、制约因素和深化路径。研究发现:在供给乏力、需求换代、技术变革和机制不畅等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增量提质、融合发展、服务升级和机制创新等成效,但仍存在农技服务多元供给不畅通、农技推广人员考评机制难执行、服务供需匹配不精准和推广机构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从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激发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生机活力、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供需精准匹配、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长效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深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屋顶绿化技术,包括屋顶绿化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屋顶绿化带来的效益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介绍能够使人们对屋顶绿化技术有更深的认识,促进我国屋顶绿化事业的更快速、更广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腐殖酸及重金属形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堆肥是有机物质腐殖化的过程,堆肥过程中形成的腐殖质可以有效地降低重金属的有效性和迁移性。本研究以H2O、Na4P2O7+Na OH连续浸提污泥堆肥过程中堆体的腐殖酸以及与其结合的重金属,分析腐殖酸及其结合的重金属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堆肥过程形成的腐殖质中主要以胡敏酸(HA)为主,HA的含量在堆肥过程中先降低后升高,堆肥结束时其含量与堆肥初始差异不显著,而富里酸(FA)的含量有所降低,堆肥结束时,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H/F)由堆肥初始的3.1增至4.2;与堆肥前相比,堆肥结束时HA结合态Cr、Pb、Zn、Ni、Cu占各重金属的比例增加14.1个百分点、20.0个百分点、1.2个百分点、23.3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重金属的迁移性与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浅析光、温、水对室内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内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室内环境中光照、温度和水分等条件密切相关,在选择植物进行室内绿化时首先要考虑室内的光照、温度和水分(空气湿度)等方面的生态条件。分析室内环境的特点及光照、温度和水分条件与室内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适合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利用广西大量的桑枝屑为主要原料,栽培国内引进的7个秀珍菇优良菌株,观察比较秀珍菇菌丝体的生长情况、出菇温度范围、予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生物转化率等,以从中筛选出适宜广西利用桑枝屑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较好的菌株是引自华中食用菌栽培研究所的“秀珍3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团聚体形成被认为是土壤固碳的最重要机制。本文以河南豫西地区长期耕作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性质及土壤有机碳(SOC)含量的影响,为探讨土壤固碳机理,优化黄土高原坡耕地区农田耕作管理措施,实现土壤固碳减排、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耕作试验开始于1999年,试验处理有免耕覆盖(NT)、深松覆盖(SM)和翻耕(CT)。利用湿筛法筛分第3年(2002年)和第13年(2011年)0—10cm和10—20 cm土层中,2000、250~2000、53~250和53μm级别的水稳性团聚体,计算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并测定了各级别团聚体的有机碳(SOC)含量。【结果】1)连续13年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显著提高了土壤表层0—10 cm的SOC含量,分别比翻耕增加了33.47%和44.48%。2011年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SOC含量较2002年上升了1.92%和8.59%,翻耕下降了18.97%。2)与翻耕相比,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2000μm团聚体含量显著提高了40.71%和106.75%;53~250μm团聚体含量显著降低了19.72%和22.53%;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显著提高了20.55%和39.68%,显示了土壤结构的明显改善。3)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显著提高了表层土壤所有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尤其以2000μm团聚体提升最多。与翻耕相比,2000μm团聚体有机碳分别提高了40.0%和27.6%。4)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下表层土壤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耕作年限增加,微团聚体有机碳随耕作年限降低。2000μm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2011年较2002年分别升高了23.93%和7.12%,53~250μm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19.58%和13.27%。【结论】长期保护性耕作(包括免耕覆盖和深松覆盖)可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降低微团聚体含量,提高团聚体的水稳性,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可增加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肥力。长期保护性耕作在河南豫西丘陵地区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