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对来自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的9个抗旱玉米群体进行引种试验,研究了其9个性状。结果表明,这批群体的散粉至抽丝间隔(ASI)都极显著地比广西推广的品种墨白1号(对照)为短。各群体中有一个群体的单株粒重显著高于对照,有5个群体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再综合考虑其他性状,认为有希望从这批群体中选育出抗旱性、产量等综合性状较好的群体,在生产中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新台糖16号”甘蔗品种试管苗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BA 3mg/L、NAA0.5mg/L,NaSiO3200mg/L,苗增殖率比对照提高68%,叶色浓绿、叶片挺直、硬、不早衰。比对照延长生长期23d。生根阶段,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1mg/L、硼酸30mg/L,生根数比对照增加53%,根长、苗壮。  相似文献   
3.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个玉米花培纯系和4个普通自交系的5个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6个纯系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有差异.花培纯系双白的单株粒重和穗长两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最高,且其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小,说明该纯系能稳定地把高产、穗长的特性遗传给后代.339-2的单株粒重性状的一般配合力与南60-1相当,但其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与南60-1组配,可获得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和氯化胆碱对香蕉试管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香蕉威廉斯(Wiliams)无根的试管芽为材料,分别在附加不同浓度的多效唑(MET)及氯化胆碱(CC)的MS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结果表明:MET对香蕉试管苗具有明显的抑制纵向伸长,促进横生生长的作用。当处理的MET浓度为1mg·L-1时,试管苗矮化适中,叶片变短增厚挺立,叶色深绿,根系粗短,整株与对照相比显得十分茁壮鲜绿。以500mg·L-1浓度的CC处理时,可显著提高植株高度,刺激发根和增加鲜重。  相似文献   
5.
在离体花药培养的条件下,改变配子体的发育途径为孢子体的发育途径,以类似无性繁殖方式发育成花粉植株,经染色体二倍化后可以获得玉米纯系。花药培养玉米纯系遗传性状稳定,群体整齐一致,既不因遗传基础高度纯合而发生畸形变异,也不因连续自交繁殖而导致生活力明显下降。实践证明,杂种双亲的优良性状,通过染色体重组,可以综合到一个配子,“群花”纯系既具525自交系的强配合力,又具有 C103的抗病性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只要注意选择好亲本,就有可能通过花药培养方法培育出更多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纯系。花培纯系的优良性状能在早代稳定,并能真实遗传给杂种后代。因而,一旦获得花培纯系后,便可在早代测交,进行配合力测定和产量比较试验,从而缩短玉米育种周期,节省人力物力,加快杂种优势利用。  相似文献   
6.
药用植物甜茶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甜茶(RubussuavisimusS.Lee)茎段接种在以MS和White为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不同浓度BA的培养基上。研究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mg/L的BA和0.5mg/L的NAA,对芽的增殖和生长效果较显著,增殖率比对照高91%。将试管苗转入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mg/L的NAA和2mg/L多效唑的培养基中,出根率最高达43%,根茎粗壮。  相似文献   
7.
在南宁进行了玉米地膜栽培,结果表明覆膜的比露地的亩增73.3kg,增18.8%,玉米出苗期与成熟期分别提早4天和6天,植株的营养状况、茎粗、叶面积等均优于露地玉米。地膜栽培改变了玉米的生态条件,起到了增温、保温、保湿以及提高肥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多效唑(0.4 mg/L)能使组培苗生长粗壮、提早生根、提高叶绿素含量。附加氯化胆碱(0.4 mg/L)能提早生根和促进茎节伸长。  相似文献   
9.
以3个玉米(Zeo mays L.)自交系为父本分别与其它一些自交系杂交。将杂交 F_1和花粉纯系作为接种材料来源,结果表明:以易诱导的自交系作为杂交亲本之一,其杂种 F_1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高。玉米幼穗预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种前一周分2次注射10ml 0.6%硼酸入植株幼茎内,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