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太子山林管局森林养生产业发展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养生"是指依托森林资源或森林环境,生产出满足人们健康养生需求的产品的体验活动。通过对其意义、特点的分析,以太子山林管局作为例子进行探讨,寻求发展前景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树干解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荆门市京山县湖北省太子山林管局湿地松人工林生长量的调查,选取标准地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湿地松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量,研究其生长规律,达到对当地湿地松培育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该地湿地松在前18a表现快递生长的趋势,18a后即呈稳定缓慢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太子山常见的阔叶树种枫香树、麻栎及红果冬青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分析胸径(D)与基部直径(Di)、树高(H)与胸径(D)、冠径(Cw)与胸径(D)等之间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测树因子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各树种距离地面不同高处基径与胸径均呈线性相关,其中以D-D0.50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树高与胸径、冠径与胸径也均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运用SWOT分析法,对江西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教育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分析。指出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健全组织结构是优势所在;自然景点相对分散,自然教育场所相对单一,品牌课程仍待开发,专业人才力量薄弱是其劣势;提出了挖掘特色资源、优化场所路径、开发特色课程和加强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为保护区自然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鄂中低丘区主要纯林凋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内马尾松、柏木、杉木和麻栎四类人工纯林不同龄组林下的凋落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近熟林凋落物层现存量最大(15.53 t/hm2),麻栎幼龄林凋落物总现存量最小(2.39 t/hm2);麻栎林各龄组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均高于其余三类针叶林对应龄组,但是柏木近熟林的最大持水量(29.82 t/hm2)和有效拦蓄量(23.76 t/hm2)均为最大,其次为柏木中龄林、马尾松近熟林和麻栎近熟林,说明柏木中龄林和近熟林凋落物对降水的拦蓄能力最强;麻栎林各龄组0~40 cm土层滞留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均高于其余三类纯林;在中龄林、近熟林内,麻栎林土壤贮水能力最强(分别为2 182.4、2 658.2 t/hm2),马尾松林最弱(分别为1 291.8、1 739.8 t/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鄂中低丘区太子山林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3个不同演替阶段(共8类林分)林下凋落物和土壤的水文特性.结果表明:太子山林场3个演替阶段的林下凋落物总量以针阔混交林最大(介于9.76~12.01 t/hm2之间),林下凋落物最大持水率以落叶阔叶林最高;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叶林林下凋落物对降水的有效拦蓄量较高,但两者差异不显著,其中麻栎混交林的有效拦蓄量最大(16.81 t/hm2);各林分类型0-40 cm土层滞留贮水量与饱和贮水量排序均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麻栎混交林的饱和贮水量最大(2 145.8 t/hm2).综合分析表明,落叶阔叶林的持水效果最优,该区植被恢复时要注意促进林分向落叶阔叶林的方向演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