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探讨河口鱼类肠道微生物与水环境中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关系,选取了2019年冬季珠江口4种鱼类优势种凤鲚(Coilia mystus)、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鳓(Ilisha elongata)和短吻鲾(Leiognathus brevirostris)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鱼类肠道和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鱼类肠道和水环境之间微生物组成差异明显,而4种鱼类肠道微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鱼类肠道微生物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类群,而水体微生物以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鱼类肠道中优势微生物属为Bacteroides、Romboutsia和Faecalibacterium等(相对丰度≥2%),而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优势属为Candidatus_Actinomarina(相对丰度21.2%)。四种鱼类物种的肠道微生物分别与水环境微生物之间的共有OTUs组成存在差异,共有的OTUs数量占棘头梅童鱼肠道总OTUs数量的比例最高(18.8%),...  相似文献   
2.
泵机测流的浓盐水示踪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运行工况通常难以满足常规测流的工作要求,导致常规测流存在失准、调校不便,使测流实验存在较大偏差。利用浓盐水示踪测流的原理,定量分析了水体背景浓度对该方法的经济、可行性的影响,指出该方法能较好地满足泵机测流的需要。结合计算机采集技术,改进了浓盐水示踪监测的方法,实现了示踪剂含量实时、动态监测,确保测流成果的准确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证明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鉴别有机蔬菜的可行性,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条件下土壤和莴苣不同部位的同位素特征变化情况。设置4个不同肥料条件:撒施有机肥(N 400 kg ? hm-2)、局部施尿素(N 300 kg ? hm-2)和撒施尿素(N 400 kg ? hm-2),以及对照(不施用任何肥料)。结果表明不同肥料条件下土壤15N丰度(即δ15N)差异显著(P 对照 > 局部施尿素 > 撒施尿素。各肥料条件下土壤δ15N值均呈现先升高再降低最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规律,峰值出现在定植后20 d。不同处理莴苣δ15N值的差异及变化规律与土壤δ15N值变化规律相同。莴苣不同部位δ15N值比较结果为:外叶 > 根 > 内叶。莴苣内部同位素特征受环境影响最迅速。总体上,莴苣内叶和土壤的δ15N变化可以反映施肥情况,从而可对判断有机蔬菜种植过程中氮肥的施用种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氮肥处理对土壤和番茄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番茄的方式,根据氮肥类型和施用量,设置8种肥料处理(以纯氮计):C1(有机肥,9.5g)、CU1(有机肥、化肥均为4.75g)、U1(化肥,9.5g)、C2(有机肥,19g)、CU2(有机肥、化肥均为9.5g)、U2(化肥,19g)、C3(有机肥,29g)、CK(不施肥料),分析各处理的土壤、番茄叶片和果实δ15N的变化,比较不同部位δ15N的差异.结果表明,(1)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叶片和果实的δ15N(P <0.05),而施用化肥则显著降低其δ15N(P<0.05).纯有机肥(C1、C2、C3)处理番茄叶片和果实δ15N分别为6.02‰ ~ 12.75‰和4.69‰~8.24‰,纯化肥(U1、U2)处理为2.83‰~5.53‰和2.66‰ ~4.50‰,纯有机肥处理δ15N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2)番茄植株不同部位δ15N的比较结果为老叶>新叶>新茎>果实>老茎>侧根>主根,表明氮素由根部吸收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和果实的过程中,15N逐步富集.(3)建议将利用氮稳定同位素技术鉴别番茄果实纯有机肥和纯化肥处理的δ15N的阈值设定为5‰,有机种植检测可以借鉴此法设定相应的临界值,以鉴别有机种植和非有机种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区分植物中氮素的来源,从而得知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施肥情况,为有机食品检测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合华北农田冬小麦生产的水肥调控模式,2006-2008年在北京昌平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有机肥、氮肥、磷肥、钾肥和灌水5因子(每个因子4水平),形成16个水肥组合,探讨了冬小麦生长、产量及土壤水分的水肥调控效应。结果表明,适量补水和施肥增加了土壤贮水量,提高了小麦抗旱能力和产量。在水肥因素中,氮肥是小麦增产的关键。当施氮量在150kg·hm-2以下,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当施氮量超过225kg·hm-2时,产量反而随之降低。每公顷灌水1 500~2 250m3较为适合小麦生长和产量形成。多灌水会使水分下移,根层土壤水分降低;少灌水会影响肥效,产量低。在平水年份,每公顷施有机肥3 000kg、氮肥(N)150kg、磷肥(P2O5)150kg和钾肥(K2O)225kg及灌水2 250m3适宜高肥力土壤冬小麦生长。  相似文献   
6.
郭智成  刘辉放 《广东奶业》2010,(1):18-19,29
牛怀异性双胎时,雄性胎儿性腺发育较早,其分泌的雄性激素和抗副中肾管抑制素通过胎膜的血管吻合支对雌性胎儿的性腺发育产生抑制,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丧失生育能力。早期诊断,加以淘汰,对生产有指导意义。本文从该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剖解变化和诊断方法等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柠檬酸与土壤磷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柠檬酸在土壤形成、物质循环等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综述了国内外近些年来柠檬酸与土壤磷素相互作用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1)柠檬酸的分泌及其分泌机理;(2)缺磷促进分泌柠檬酸分泌状况;(3)柠檬酸对土壤磷吸附的影响;(4)柠檬酸对土壤磷解吸的影响;(5)人工添加柠檬酸减少磷肥投入的效果。在实际生产中柠檬酸对土壤磷素及磷肥的作用研究有待于加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