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干旱条件下钙与赤霉素混合处理种子的生理效应及增产效果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中等干旱条件下,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和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种子,促进了萌发和幼苗生长,并通过盆栽-小区-大田试验证明,这一方法最终提高了小麦和其他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研究表明:钙与赤霉素混合应用起到了两者在代谢和生长方面的互补效应,有利于半干旱地区多变水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干旱条件下钙与赤霉素混合处理种子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礼坤  徐荫 《华北农学报》1990,5(A12):118-118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类型的保水剂和抗旱剂处理作物种子观察抗旱增产效果。在种苗筛选、盆栽试验、小区试验的基础上,1989年在宁夏的彭阳、固原两县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表明:保水剂和抗旱剂在中等干旱条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保水剂用于胡麻,抗旱剂2号用于小麦效益最优。这一结果为化学制剂应用于半干旱地区旱农生产实践的可能性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4.
<正> 农林牧三者并存的半干旱地区,在造林种草和粮食生产中,干旱是影响成苗的重要外界因素,因此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必要对逆境成苗生理生态基础加以研究,为旱地农业增产探索新途径。一、逆境成苗的生理生态基础 1.水分亏缺对种子萌发、成苗过程的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多数作物和牧草在种子萌发和成苗过程中经常受到土壤水分亏缺的影响使萌发率下降,成苗时间延长,形成小苗、弱苗。土壤干旱使幼苗叶肉细胞光合能力下降,呼吸增强,叶温升高,加剧幼叶蒸腾失水是形成弱小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中等水分亏缺条件下(0.3M甘露醇溶液相当于-7.3巴,土壤含水量7-8%),研究了氯化钙(Ca)和赤霉素(GA)浸种对提高糜子成苗的作用.结果表明:Ca和GA处理种子促进了幼根、幼芽的伸长,提高了出苗率和幼苗的抗旱力.经初步研究,Ca和GA促进成苗的机理有所不同.对这一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钙赤合剂拌种的盆栽春小麦比对照增产20%;在田间小区试验中春小麦增产19.9%-22.6%,在大田示范中一般增产8%-15%。Ca和GA混合处理使种子,种苗的生物活性和抗性有一定程度上得到结合,起到两者在代谢和生长方面的互补和叠加效应,从而加强对半干旱地区多变水分环境的适应,有利于旱地作物的成苗,生长以至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