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川地及山坡地豆科和禾本科的人工草地为对象,研究人工草地的土壤有机碳及土壤养分变化、草地植物营养元素吸收与循环特征,揭示种植不同种类牧草的人工草地对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变化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在各种牧草当年生长的茎叶、立枯物、凋落物及根系中所累积的营养元素中,氮素累积量最高,其次为钾,磷的累积量最少;牧草通过凋落物归还到土壤中的氮素最多、其次为钾素,磷的归还量最少;各种牧草的地上部氮、磷、钾3种元素累积量高于根系.苜蓿的地上部和根系中氮、磷、钾的总累积量最高,其次为红豆草、柳枝稷和达乌里胡枝子,沙打旺的地上部与根系中累积的氮、磷、钾总量最少.川地与坡地草地土壤全氮、土壤有机碳与有机碳储量及有机碳固定量均高于裸地.川地草地土壤全氮,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高于坡地,川地草地土壤有机碳固定量低于坡地.土壤全氮含量川地以苜蓿最高,山坡地以白羊草最高.建植草地可有效提高土壤氮与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FY-2D卫星云图,分析了2015年4月20日延安富县出现的一次局地冰雹天气过程。结果表明,综合高空850、700和500 h Pa的主要特征,850 h Pa自南向北侵入河套的湿舌,配合西侧风切变对应500 h Pa干冷空气,这种配合有利于河套上空不稳定层结的建立。而700 h Pa西北侧与东侧方向冷空气的不断侵入,有利于河套地区低层暖湿空气的抬升。陕北地区低层的湿区和大气不稳定层结状态的维持,地面低压发展以及辐合线的存在有利于低层暖湿空气的抬升。边界层辐合线、干线等中尺度抬升系统提供了对流风暴发生所需的能量和触发机制,为对流发生的中尺度环境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陕北淤地坝发展特点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减少人黄泥沙的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试验示范,70年代-80年代初的推广普及,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发展建设和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生态环境示范建设中淤地坝建设的完善提高阶段。陕北地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下,通过大规模淤地坝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创造条件。根据淤地坝建设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及其效益,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摘 要 人工草地建设是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建设与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不同类型人工草地生产力、土壤水分差异,可为草地建设中草地类型的选择与管理提供依据。通过比较川地与山地不同类型草地生产力、土壤水分年季变化差异,表现为以下特征:川地人工草地0-100cm土壤含水量受季节降雨量影响变化较为活跃,为活跃层。100-350cm土壤含水量与根系利用有关,为次活跃层。350-500cm季节变化不大,为相对稳定层。柳枝稷与苜蓿草地350-500cm土层干燥化明显。在2004-2005年,各草地4月到9月0-200cm土壤储水量减少,9月到11月0-200cm储水量增加,200cm以下各草地间差异明显,但季节变化量接近。山坡不同类型草地0-100cm土壤含水量表现为秋末高于春季,100-500cm不同季节均未显示明显的水分亏缺现象。  相似文献   
5.
对安塞试区种植的优良草种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ess,禾本科)、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 pall,豆科)、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豆科)、红豆草(Onobryhis viciaefolia scop,豆科)、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Desr,豆科)从生理生态学特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选择适合于黄土丘陵区人工高产草地和改良放牧地的优良草种,为发展草地畜牧业和草地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日光温室内气温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日光温室气温预报,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指导农户采取调控措施,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条件,促进品质和产量提升。研究选取温室外气温、日照等气象因子,建立随机森林算法预测模型,就室内最低、最高气温进行拟合预测分析和预测因子重要性评估。结果表明,温室内最低、最高气温拟合值与观察值的拟合度分别达99.69%和99.85%,温室外最低气温是室内最低气温的重要预测因子,室外日照是室内最高气温的重要预测因子。同时建立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多元回归、逐步回归模型,通过对各个模型中平均绝对误差、均方根误差等3个指标进行比较,得出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他模型。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气温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可推广应用到后期日光温室气温预测中。  相似文献   
7.
淤地坝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农民增收、减少人黄泥沙的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试验示范,70年代-80年代初的推广普及,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的发展建设和90年代中期以来的生态环境示范建设中淤地坝建设的完善提高阶段。陕北地区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艰苦努力下,通过大规模淤地坝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创造条件。根据淤地坝建设的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及其效益,提出了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称重式蒸渗仪系统改进及在农田蒸散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分是制约黄土丘陵区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关键因子。该区年平均降水量少且季节多变,研究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对该区旱地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土壤蒸渗仪(Lysimeter)可测量总蒸散量、渗漏量等有关水量平衡的各个分量,具有其它装置和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为田间蒸散和降水入渗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先进的量测方法和技术手段。它对推动我国实验水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较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实验环境。中国科学院安塞试验站对原建造的用于测定农田蒸腾蒸发转化的称重式蒸渗仪在2005年对称重感应系统、电源进行改造,主要对主机、采集软件进行了重新更新,使其可直接在Windows界面下工作,数据采集更加方便,将测量出来的模拟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处理显示并记录在数据采集器内。改进后蒸渗仪主要有以下特点:(1)土柱重19~26t,蒸渗仪精度为152g(0.05nm),可测量蒸腾蒸发量和地下水对土壤水的补给量与入渗量;(2)蒸渗仪面积3m^2(1.5m×2m),深度3m,可充分允许农作物根系发育与吸水,土壤水和地下水转化,地下水位变化等过程进行,蒸渗仪的供排水系统能够在蒸渗仪内模拟实际地下水位变化,可较好代表大田实际情形,并对作物生长过程中水分利用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安塞山地苹果初花期预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塞山地苹果初花期霜冻灾害多发,开展苹果初花期预测,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减少灾害损失。采用直线回归方程求导法,对安塞山地苹果的生物学零度、花期活动积温、花期有效积温进行分析,对初花前50天各旬气温积算值与初花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用相关显著的气温积算值回归方程式,对初花日进行检验和预测。结果表明:苹果初花期前4旬旬平均气温积算值和旬最高气温积算值与初花日相关显著,旬平均气温生物学零度值为2.9℃。通过检验,2006—2015年苹果初花日的预报准确率较高。通过预报,2018年苹果初花日预报值与实际观测值吻合。初花期前4旬旬平均气温和旬最高气温积算值回归方程式可应用到后期苹果初花期预报中,为苹果花期防御气象灾害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