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能值理论方法为手段,从资源的投入和输出结构角度,对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典型水稻种植户的耕牛和小型拖拉机这两种典型的农业驱动力产出系统的转化与生产效率,环境负载和可持续性进行比较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耕牛系统在单位面积水稻田上消耗的不可更新资源量是拖拉机系统的4.57倍;人力能值消耗是拖拉机系统的6.14倍。相对于拖拉机动力,耕牛产出动力处于较低的能量等级,其环境负载率(ELR)仅是拖拉机系统的24%,可持续能值指标(ESI)是拖拉机系统的4.25倍,但有巨大的优化空间和可能。而广东小型拖拉机系统产出驱动力的使用效率则稍高于典型65 kW拖拉机系统。从提高能值效率角度分析,减少耕牛系统生产过程中过多的人力投入,着力提高耕牛系统产出驱动力的利用效率比发展小型拖拉机系统更有潜力。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投入是农机驱动力产出系统不可忽视的能值投入项。  相似文献   
2.
基塘生态农业工程模式的能值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应用能值分析方法及最新推出的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EISD),分别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三水市的3种基塘生态农业工程模式进行系统层和子系统层的能值比较研究。分析评估结果为:模的可持续发展性能(EISD)最强。其EISD比模式、分别高出58.3%和29.7%;种植业子系统经济效益好,但影响环境,是模式内可持续发展性最差的子系统;畜牧业子系统生产环效果不佳,但增益环效果明显;渔业子系统经济效益好,环境影响减小,是系统内可持续发展性最强的子系统,引入翘嘴鳜的生态经济边际效益显著。研究表明,基塘模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方向,发展应走面向市场,不断完善内部循环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4.
基于能值的顺德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能值理论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环境经济学方法,以顺德市农业系统改革开放22年的发展动态为研究对像,从成本价值结构和产出效应价值两个角度,开展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农业系统生态经济动态的分析与评价研究,探索能值方法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的整合路径。提出能值投入产出平衡计算的算法和能值效益率(EBR)、能值本地影响率(LCR)等一系列生态经济评价指标。结果表明,顺德农业系统生产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资源型农产品能值交换率长期小于1,系统在繁荣的市场交易中处于实际的亏损地位,建议针对猪肉和鱼类这两种主要产品,增设相应的深加工环节。能值分析方法和环境经济学方法有着较好的互补性和一致性,但在具体指标体系选择与构建及产出端分支的量化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农用地自然形成成本的角度,提出应用能值理论进行农用地资源评价新思路,并探讨了能值理论在农用地价值评估方面的应用特点及问题。  相似文献   
6.
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包括传统统计模型和现代动态模型。传统统计模型方法包括单因素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单一分布拟合法、多模型优选法、逐步回归法及其他改进方法。这些统计模型虽然简单、拟合精度高,但只是静态的经验或半经验模型,并未阐明机理,普适性很差,对于动态反馈也无能为力。现代动态模型主要包括3-PG过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传统统计模型相比,动态模型相对较复杂、精度较低,但能够满足多因素交互、非线性预测、动态模拟、多目标决策的研究要求。文中分析了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特点、各研究方法的比较及系统动力学在林业中的应用,认为系统动力学模型更适合涉及多因素反馈的桉树人工林生长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