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获取黑龙江省大范围的水稻种植空间分布及面积等信息,指导水稻生产,以抚远县为研究区域,利用EOS/MODIS数据进行水稻面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抚远县水稻面积309 513.32hm2。水稻种植区域精度较高的图框区域集中在抚远县中部及南部地区,这些地区水稻种植比较集中,且所占比例很高,其它作物较少,对混合像元的精度影响小;精度较低的图框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稻种植较零散且其它混种作物种类及荒草类别比较复杂,混合像元分类精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农用地资源遥感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农用地资源监测的技术路线和监测方法,农用地资源现状及十年的变化,并对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耕地面积增加原因①土地开发;②农业结构调整,毁林、毁草开荒;③土地改良和土地复垦。耕地面积减少原因①退耕还林还牧;②建设占地;③撂荒、毁地。但总的来说10年内耕地面积增加17.6%;林地面积减少4.86%;牧草地减少16.22%;建设和交通用地增加9.8%;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21.3%;水域面积10年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3S"技术和网络技术,并结合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对信息平台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并论证了利用Web服务构建精准农业信息平台方案的可行性。在新的形势下,黑龙江省有必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具有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农业多维空间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4.
以望奎县通江镇正兰头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利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QuickBird 0.61m)为数据源,采用人工目视解译与实地调绘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并进行村屯总体规划设计,及其QuickBird卫星数据在村屯规划应用中的精度验证.该研究方法可应用于城市规划、地形图更新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多源遥感数据在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本底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的优势,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支持下,结合地面调查,进行水稻种植面积的提取,从而实现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的本底调查。为黑龙江省建立现代农业空间统计技术体系和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保障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法研究,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农业空间统计技术和宏观农业科学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总产预报系统将利用"3S"技术手段、结合地面调查和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四大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春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从而实现黑龙江当年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本底调查。第2年以后每年间,利用分层抽样理论,结合地面样方的实地测量,同时利用积温带对四大粮食作物种植区域进行划分,从而最终实现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的总产预报系统。为黑龙江省建立现代农业空间统计技术体系和粮食安全与区域生态保障空间的决策支持系统提供方法,同时也为黑龙江省农业空间统计技术和宏观农业科学决策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土壤侵蚀时空变化特征,为土壤侵蚀防治与水土保持效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RUSLE土壤侵蚀方程,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分析2000—2020年典型黑土区黑龙江省宾县土壤侵蚀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地形因子及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结果] ①2000,2010,2020年宾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分别为893.02,499.84,1 561.02 t/(km2·a),土壤侵蚀强度整体以微度和轻度为主。②低强度侵蚀全区域均有分布,高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 ③100~200 m是侵蚀分布的主要高程带;土壤侵蚀面积与坡度成反比,0°~5°是主要侵蚀坡度带;偏北坡方向的土壤侵蚀面积大于偏南坡方向; ④研究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和侵蚀面积较大,是宾县土壤侵蚀治理的重点区域。[结论] 2000—2020年宾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具有显著的时空分异特征,地形因子和土地利用变化对该区土壤侵蚀驱动作用明显。可以作为黑土区土壤侵蚀防治和水土保持效益评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着重研究了遥感技术在制作城市1:2000多目标地籍图中的应用.以黑龙江北安市为例,详细描述了从遥感数据获取到利用ERDAS影像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校正,并通过HIS影像融合原理对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过程,以及根据各部门的不同需求利用ARCMAP软件生成1:2000多目标地籍图矢量文件成果的方法和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遥感影像特别是中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农业工作成为遥感技术和农业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2011年RapidEye数据模拟中高分辨率卫星数据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精度提高技术研究,选取黑龙江省肇东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中高分辨率卫星农作物提取结果进行系数扣除,对比分析三种扣除系数对肇东市水稻、玉米和大豆提高精度的效果,达到提高农作物提取精度的效果。结果表明:在种植结构相对单一区,利用地面样方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在复杂种植结构种植区,利用多尺度扣除系数精度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松嫩平原中部农作物空间格局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国家一系列农业供给侧政策,如大豆目标价格、大豆生产者补贴、水稻最低保护价下调、"玉米调减"、"轮作休耕"等实施的背景下,对松嫩平原中部地区主要农作物年际空间格局时空变化进行分析,为国家相关农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松嫩平原中部(海伦市)为研究区域,利用2014、2015、2016、2017和2018年5年农作物空间分布数据,选取水稻、玉米、大豆和其他作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际间农作物空间格局变化、作物面积转换、作物轮作等。【结果】 (1)水稻2014—2017年面积持续增加,2018年水稻面积减少,大豆、玉米5年间年际波动较大,其他作物面积持续增加。(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旱田轮作区域的面积占5年间旱田公共面积的51.72%、50.36%、45.57%、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分别占轮作面积的94.42%、93.54%、84.28%、81.76%。(3)4个时段旱田公共区作物轮作次数分别为0次、1次、2次、3次和4次的旱田面积分别为28 248.60、48 695.32、96 812.60、69 538.50、25 731.23 hm~2,分别占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50%、18.10%、35.99%、25.85%、9.56%。【结论】(1)5年间海伦市作物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总体呈增长趋势,其种植面积和比例2017年之前持续增加,年增长率超过10%,2018年略有降低;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和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年际间波动剧烈,且变化趋势相反;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和比例持续增加,种植比例提高近5倍。(2)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和2017—2018年这4个时段中旱田轮作区域面积高于45%,2017—2018年轮作面积最高,达到55.32%;玉米和大豆之间的轮作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但玉米大豆轮作为主要的轮作方式,高于轮作面积的80%;4个时段均轮作的区域面积不足旱田公共区面积的10%,玉米、大豆的重茬和迎茬仍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