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宝山区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虫情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2013—2015年对宝山区稻飞虱发生情况综合分析,明确了该虫在本区发生特点,并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控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灰飞虱、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是本区常见的3种飞虱;2013—2015年,田间发生最重的年份为2014年,2013年发生最轻;田间灰飞虱发生量最高,白背飞虱次之,褐飞虱最低。稻飞虱发生与其生物特性、气候、迁入情况、栽培条件和防治水平均有密切关系。提出了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水平,2014~2016年在上海市宝山区罗泾镇对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规律与消长势态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宝山区罗泾镇水稻纹枯病始发期为7月下旬,盛发期为8月中下旬。水稻纹枯病的发生流行跟与当地气象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水稻纹枯病始发的最适温度在23.1~25.7℃,在平均温度为13.5~24.5℃、平均降水量为2.04~84.9 mm时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鼠类活动和繁殖的高峰期,也是鼠传疫病发生的高峰期。2017年春季,上海市宝山区依据农田鼠害发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明确植保方针、加强宣传培训、制定灭鼠方案、明确主体责任、监测掌握鼠情、实行科学灭鼠、加强督促检查等措施,并以每667 m~2使用0.25 mg/kg雷公藤甲素颗粒剂90 g的效果最佳,最终灭鼠效果达88.9%,农田鼠害得到了明显控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长期测坑定位试验,连续两年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上海地区高产杂交水稻‘花优14’干物质积累规律、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上海地区稻田科学的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4个处理:不施肥(CK)、单施化肥处理[CT,300 kg(N)×hm~(-2),60 kg(P2O5)?hm~(-2)和60 kg(K2O)?hm~(-2)]、有机无机配施处理(MT,与CT等氮磷钾,80%尿素+20%有机肥,磷钾不足部分以化肥补充)和单施有机肥处理(OT,与CT处理等氮量),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下水稻干物质积累特征、产量结构、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干物质量积累符合Logistic方程。MT年平均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达0.78 kg?hm~(-2)?d~(-1),分别比OT和CK显著高0.17 kg?hm~(-2)?d~(-1)和0.19 kg?hm~(-2)?d~(-1),与CT之间无显著差异。MT灌浆期同化物输入对籽粒贡献率为76.3%,与CT差异不显著,但比OT和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9.4%和5.2%。水稻收获后,MT的年平均产量分别比CT、OT和CK处理高3.5%、15.6%和63.4%,氮素农学利用率分别较CT和OT提高9.7%和53.7%。有机肥结合化肥施用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干物质积累速率并促进花后同化产物向籽粒的输入,从而提高产量,在保证水稻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化肥投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是较优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