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俊明 《兽医导刊》2020,(8):175-175
在基层生猪养殖中,一旦有生猪疾病出现,就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猪病死率,从而降低养殖户的实际效益,因而在基层生猪养猪中,养殖户对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治非常重视。科学的分析生猪饲养中的常见疾病,并结合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主要结合基层生猪饲养中的常见疾病的种类与起因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疾病提出对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在"3414"肥料试验中叶绿素仪测定叶绿素的精确度,以及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SPAD叶绿素仪和酒精-丙酮浸提法对五指毛桃不同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五指毛桃3片叶片的SPAD值,倒1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倒2叶的叶绿素a以及倒3叶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对倒2叶的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倒3叶的叶绿素a影响显著。氮、磷、钾肥对五指毛桃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效应依次为N肥P肥K肥。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从倒1叶至倒3叶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因施肥处理不同而不同。倒1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呈负相关;倒2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3叶的SPAD值与叶绿素a呈负相关,而与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在"3414"肥料试验中倒2叶的SPAD值更能准确地预测其叶绿素的绝对含量。该研究为叶绿素仪在五指毛桃生理实验中正确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五指毛桃在成龄胶园间作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橡胶树种子催芽过程中,用NaCl、甘露醇、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进行浸种处理,研究高渗液胁迫对种子活力指数、幼苗株高、茎粗和根冠比的影响,并比较室温(26~27℃)、低温(5℃)、高温(45℃)条件下幼苗的胁迫伤害表现。结果表明:高渗胁迫降低了种子活力、抑制了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株高和茎粗),但对幼苗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因高渗液种类及浓度而异,主要表现在PEG以及浓度为0.15、0.20mol/L甘露醇浸种提高了根冠比,而NaCl降低根冠比;高温条件下,幼苗受害比低温、室温更快更大,表现在根系细胞膜质透性的急剧增加和蒽酮反应现象的出现,但不同高渗液种类间存在差异。甘露醇、PEG浸种处理幼苗根系细胞膜质透性急剧增加,并在胁迫6h时出现蒽酮反应现象,NaCl浸种处理幼苗根系细胞膜质透性的增幅较小,且在胁迫6h时无蒽酮反应现象,可能与其根部累积盐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微生物作用进行对比研究,为充分利用幼龄胶园林下资源、科学管理胶园土壤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海南省儋州市橡胶主栽区两个相邻的幼龄橡胶林段,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按季共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对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微生物作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无间种处理,幼龄胶园间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土壤硝化作用,间种葛藤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间种香蕉促进土壤微生物氨化作用最明显,其他微生物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幼龄胶园间种能改善胶园土壤微环境,可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5.
研究南北行向的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宽行间间作生姜的生长及其抗逆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宽行中间12 m宽的区域内,不同位置间作的生姜产量间存在一定差异,以宽行东侧约3 m宽区域的生姜株高、茎粗和叶片SPAD值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其次为西侧区域,在宽行中间6 m宽的区域则不适宜生姜生长;不同位置间作生姜叶片的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总体上无显著性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宽行中靠近橡胶树的两侧较适宜生姜种植(特别是东侧),不同位置间作对生姜抗逆生理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新型的防风减灾栽培措施,减少风害对橡胶种植业的影响,试验设计在风害较大地区的幼龄胶园行间间种不同组合的非胶树木,研究其防护效应。研究表明:橡胶树幼龄胶园间种非胶树木,能有效减轻常风的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对强台风有抵御作用,能有效提高存树率;橡胶幼林间种非胶树木,对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影响较小,间种后的橡胶幼树粗生长和高生长没有受到明显抑制。试验中不同橡胶品种间种不同非胶树木,橡胶幼树的光合水分生理生态因子、粗生长和高生长虽无显著差异,但仍表现有差异,这说明不同橡胶品系受间种的非胶树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以间作胶园的土壤为材料,以单作胶园土壤为对照,采用土壤常规分析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间作的9种豆科作物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胶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除间作凉薯和黎豆的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不间作土壤外)、全磷、速效磷含量及pH值,不同程度的增加了铵态氮、硝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说明成龄胶园间作豆科作物能改善土壤的硝态氮、铵态氮、全钾及速效钾含量,短时期内提高了土壤的供氮、供钾能力,但降低了土壤磷含量和土壤磷的供应能力。由此可见,在成龄胶园内进行间作,必须加强作物施肥,以实现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维护土壤功能、保护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橡胶树种子贮藏过程中电导率、霉变率和发芽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超过20d,用20g/L甲醛或自来水(对照)浸泡3min后风干表面水分的种子,均表现为大粒的重量减幅最大;经甲醛处理的种子,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电导率逐渐增大;2种处理种子的发芽率远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从发芽进程来看,贮藏5d的不同处理种子,在播种25d全部出苗;而同样的温度条件下,贮藏10d以上的种子,需经35-50d才能达到最大出苗数。除了经甲醛处理的小粒种子以外,其余的均是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霉变数逐渐增加。经甲醛处理的种子,其霉变速率和霉变率均比对照的低得多,并且在任一贮藏时间的霉变率均呈现大粒>中粒≥小粒的趋势。据初步观察,霉菌多是从胚两端逐渐向中间和内部发展,这些霉菌多属于青霉(Penicillum sp.)和曲霉(Aspergillus sp.)等真菌类型。  相似文献   
9.
幼龄胶园间种土壤肥力及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幼龄胶园间种香蕉、葛藤对胶园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胶园土壤、充分利用林下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7~8月栽植的两个相邻橡胶林段,2008年4月分别在其胶行中间种香蕉、葛藤,同时设无间种作对照。2008年7月~2010年1月分7次采集胶园土壤样品进行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幼龄胶园间种香蕉和葛藤均可提高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以间种香蕉的效应最明显;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脲酶、磷酸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葛藤>间种香蕉>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胶园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酶活性,其活性大小依次为间种香蕉>间种葛藤>无间种。幼龄胶园间种葛藤可提高胶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但间种香蕉则降低这两种酶活性。【结论】幼龄胶园间种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胶园微环境。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幼龄胶园间种农作物或其他经济作物,以增加胶农非胶收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国际上通用的湍流稳态测试及垂直风速湍流整体性检验相结合的湍流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对农业部儋州热带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2010年全年橡胶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法观测的感热通量、潜热通量和CO2通量3类数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橡胶林生态系统湍流通量数据质量相对较高,对全年数据进行综合评价中,3类通量数据中高质量数据占比在52%~63%,仅有10%~16%之间数据质量较差;感热通量数据最优,CO2通量次之,潜热通量更次之;3类数据中,除潜热通量数据是雨季略好于旱季外,另2类数据均是旱季好于雨季;湍流数据质量白天优于夜间。通过数据质量评价可知,利用涡度相关法对橡胶林生态系统湍流通量观测可行,数据可靠,所得数据可用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