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绿茶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6个无性系绿茶品种的成活率、新梢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等性状进行分析,为国家级良种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苏茶早、元宵绿、中茶108、武义早等4个品种为特早生种;中茶108、81-8-30、中茶302等3个品种的产量极显著高于CK种,武义早的产量显著高于CK种;桂香18、六杯香、鸠20、中茶302、春波绿、81-8-30、南江1号等7个品种的品质优于CK;中茶108、81-8-30等2个品种的耐寒性表现为强,浙农139、中茶302、桂香18等3个品种的耐旱性表现为强.  相似文献   
2.
旋转式开沟机工作部件的运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旋转式开沟机的工作部件进行了运动分析,探讨了机具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开沟铲尖的运动轨迹,沟的几何参数及开沟铲的运动参数,为机具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品种,根据施肥方式不同设置T1(不施肥处理)、T2(控释肥处理)、T3(碳基肥处理)、T4(脲甲醛处理)、T5(茶树专用肥处理)、T6(习惯施肥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茶叶产量、茶叶养分元素含量、茶园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均可提高茶叶产量及茶梢百芽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其中以茶树专用肥处理增产效果最稳定。增加复合肥可以促进茶芽更早萌发,与不施肥相比可提早1周开采,但不同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中N含量,但不同复合肥处理C含量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均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碳基肥复合肥在阻止肥料淋溶损失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茶树专用肥与尿甲醛复合肥,均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施用复合肥料均可提升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其中以茶树专用肥效果最佳,且经济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复合肥的过量施用易导致养分淋溶损失。通过分析不同肥料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茶园肥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江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着手,指出目前合作社发展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辐照对泡椒凤爪感官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辐照可以有效的控制泡椒凤爪中的乳酸菌含量,从而延长其货架期。本文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调研,以色泽及形态(权重30%)、香气(权重30%)、质地及滋味(权重40%)为评价指标,制定了泡椒凤爪的感官分析标准,并用此标准对辐照处理后的泡椒凤爪进行了感官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d后的3、5、8、12kGy辐照的样品,其感官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辐照剂量为10 kGy的样品感官评价结果还显著优于对照组。贮藏11d后,样品的感官品质也未降低。由此得出结论:辐照不会影响泡椒凤爪的感官品质,适当剂量的辐照还有助于提高泡椒凤爪的被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6.
茶树是一种典型的聚铝富铝植物,而摄入过量的铝对人体造成毒害,茶叶饮用安全问题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本研究利用KCl、NH4Ac、HCl和NaOH 4种浸提液,对英山云雾茶进行浸提,并采用铬天青S(CAS)分光光度法进行铝化学形态与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英山云雾茶中有毒形态的Al+、Al (OH)2+、Al (OH)2+只占溶出总铝量的16%,含量较低;无毒的胶态Al (OH)30和有机腐殖酸铝Al-HA含量占到84%,对人体健康不存在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7.
通过2015-2017年连续三年在赤壁市对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早期性诱监测,总结赤壁市茶叶茶尺蠖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并提出采用有效的绿色防控策略,以供生产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加快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综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造了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该平台利用"云计算"、"物联网"、"5G"、"大数据"、"AI"等技术,打造基于省、市、县、乡、村五级分级管理和执行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管护平台,以期实现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统一指挥调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人工绘制品种鉴别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MCID)快速区分鉴别湖北茶树品种,为湖北茶树种质资源评价、品种保护及苗木纯度早期鉴定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湖北省13个优良茶树品种为材料,利用30对均匀分布于遗传连锁图谱上的SSR荧光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荧光标记毛细管电泳检测扩增产物以筛选出核心引物,利用MCID法构建CID图谱.[结果]3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45个等位基因,各引物等位基因数为3~9个,平均每对引物为4.83个;共检测到194个基因型,各引物检测出的基因型为3~12个,平均每对引物6.47个;多态性信息量(PIC)为0.29~0.85,平均为0.58. 13个茶树品种的Nei's遗传距离为0.19~0.44.基于Nei's遗传距离,采用Neighbor-Joining(NJ)法可将13个品种分为三大类(Nei's遗传距离为0.16),结果表明地理来源相同的品种可能因为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而聚在一起,也可能因为亲本来源不同而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利用筛选出的3对核心引物(TM547、TM552和TM107)可快速鉴别所有参试品种,通过MCID法构建的CID图谱可直观看出各参试茶树品种鉴定所需要的引物及其对应的基因型.[结论]基于SSR荧光标记的茶树品种MCID鉴定方法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的特点,可用于湖北茶树良种知识产权保护、苗期鉴定及品种区分.  相似文献   
10.
茶树以收获芽叶为主,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直接决定着茶树生长势和品质成分的形成。为研究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生理变化规律,以2 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茶树新梢不同成熟度叶片丙二醛(MDA)、脱落酸(ABA)、水杨酸(S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综合评价各成熟度叶片的生理特性和抗逆能力,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简化茶树抗逆性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叶片的MDA、SA、SOD和Pro 由1 芽2 叶至老叶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老叶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成熟度叶片;仅ABA含量随着叶片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SS 含量则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新梢3、4 叶达到峰值,老叶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MDA与SA、Pro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ABA与MDA、SOD、Pro、SA、CAT 存在中度到高度负相关。7 个茶树叶片抗逆性评价指标可简化为5 个,即MDA、ABA、SA、SS和CAT,可应用于茶树抗逆性的鉴定,提高种质材料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