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季节特征的土壤退墒模型建立与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南阳市2011—2015年12个墒情站的土壤水分监测资料,分析研究了无增墒情况下土壤含水量消退规律,构建出基于不同季节(夏季、春秋季与冬季)的土壤含水量与衰减系数的数学模型,运用规划求解法率定模型参数,并利用2016—2017年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土壤水分衰竭系数模型分别为α=1.023(1-ω~2/4353)~(1/2)(夏季)、α=1.013(1-ω~2/7005)~(1/2)(春秋季)与α=1.008(1-ω~2/9303)~(1/2)(冬季),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适用于南阳市相应季节壤土与粘壤土小麦、水稻与休闲地土壤旱情预测,但不适用于夏季与春秋季砂土特别是休闲地砂土土壤墒情预测。  相似文献   
2.
理化诱变小豆京农6号突变体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小豆品种京农6号种子,分别采用甲基磺酸乙酯(EMS)(0.5%、0.9%和1.4%处理12h和24h)、电子束(100、300、600Gy)、60Co-γ(400Gy)诱变处理,将处理后的种子种于大田,鉴定后代植株性状的变异。观察表明,EMS诱变的变异类型最丰富、60Co-γ射线次之、电子束产生的变异类型较单一。EMS处理小豆以浓度0.5%和0.9%处理24h为宜;0.5%EMS处理的粒色和荚色变异突出,有鲜红、黄白、绿白粒色和黑荚、褐荚、黑褐荚变异;0.9%处理的叶形变异突出,有鸡爪叶、剑叶、肾形叶、小密叶等突变类型;电子束诱变后,M2变异率分别为4.09%、3.64%和2.22%。400Gy60Co-γ射线处理种子,后代变异率为7.23%。通过两年的鉴定筛选,获得937个EMS诱变M3代株系,934个60Co-γ射线和电子束诱变M2代株系,已得到株高、叶形、叶色、粒形、粒色、荚色、无分枝、多分枝、叶簇生、分枝簇生、光叶、蔓生、有限结荚习性、株型松散、育性、成熟特性等突变体材料1490份。本研究为小豆基因遗传分析、基因定位与克隆及其进一步的基因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为小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我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与生产利用现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中国有种植菜用大豆的悠久历史。近十几年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上菜用大豆的主要出口国。笔者论述了菜用大豆的国际市场需求动态、科研生产现状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为拓展我国菜用大豆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出口创汇生产及开展高产、优质、抗病育种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60Co-γ射线处理菜豆干种子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辐照剂量对菜豆生育期有明显影响,随着剂量的增加生育期有延长的趋势;株高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呈一定的递减趋势,变异系数逐渐增大;在相同吸收剂量下不同品种对辐照的敏感不同;菜豆品种较豇豆品种辐照反应敏感。  相似文献   
5.
利用北农103、科丰14和中黄13等3个大豆品种,对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的鲜物质、干物质、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进行测定和积累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百粒鲜重、百荚鲜重的增长动态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式变化趋势;百粒干重、百荚干重积累呈先期快速增长,后期平衡的S曲线变化趋势;脂肪含量随着籽粒的形成呈"S"型曲线变化,籽粒发育前期积累速度比较明显,中期达到最大值,后略有降低;而蛋白质含量呈W型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6.
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对26个菜用大豆品种鲜荚采摘期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科丰14、96p11、东新1号、BN-1、9118和小萤壳-1是鲜荚、鲜粒产量最优的品种;BN-1、小萤壳-1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东新1号和诱处4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以上6个菜用大豆品种适合于北京地区栽培种植。  相似文献   
7.
EST-SSR标记的发展和在植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SR标记已经成为植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主要的分子标记之一,然而,SSR引物的开发源于基因组文库,即花费大又效率低。随着大量表达序列标签(ESTs)的出现,对于许多植物而言,利用ESTs数据库开发SSR引物是一项高效、低花费的选择。目前,EST-SSR标记在一些植物中的利用已有报道,笔者就EST-SSR标记的发展和在植物遗传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豆丹豆6号青子叶性状的遗传特点,选用(科丰14×丹豆6号)和(遗1358×丹豆6号)2个杂交组合3个世代(F2、F3和F4代)的种子分离群体,进行大豆子叶颜色遗传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个杂交组合后代中,黄子叶与靑子叶种子的分离比率均表现为3∶1的孟德尔分离比例。推断大豆的子叶颜色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黄子叶对靑子叶为显性,丹豆6号携带1对控制青子叶性状的隐性基因。  相似文献   
9.
夏播大豆品种的生育期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 339个大豆品种中选取生育期小于 1 0 0d的 1 0 3个品种进行生育期结构特性与农艺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 :①R1最长的为华北品种 ,最短的为外国品种 ;②R7最长的为东北品种 ,最短的为南方品种 ;③R1与生育前期即营养生长阶段 ,高纬地区长于低纬地区 ;R7与生育后期即生殖生长阶段 ,低纬地区长于高纬地区 ;④R1、生育前期长的品种 ,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多 ,株高较高 ;R7、生育后期长的品种 ,百粒重高 ;⑤筛选出一批对光温不敏感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主要气象因素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粮农组织统计,1997年世界大豆油产量为1904万t,占14种油料作物的25.01%,居世界第一位,8种作物蛋白产量为5743.2万t,大豆达3721万t,占64.78%,居第一位,可见大豆生产的重要性[20]. 世界上大豆主要产区一般分布在北纬50°到南纬20°之间,而且90%的大豆生产集中在美国、巴西、中国、阿根廷、印度等几个国家(资料来源:Oilseeds-World Markets and Trade,USDA,April 1999 and Agricultural Statistics,Min.Of Agriculture,GOL.).原因在于大豆是喜温作物,要求较多的热量,而且大豆对光周期很敏感,需水较多,抗逆性差等,这些都限制了它的广泛分布.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研究大豆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前人在这方面的工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