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落酸(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调节多种植物生理过程,并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的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结构分子生物学分析发现,PYL蛋白具有结合ABA的活性中心。在非胁迫条件下,ABA水平较低,2C型蛋白磷酸酶(PP2C)与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nRK2)结合,催化其去磷酸化而抑制其活性;在胁迫条件下,ABA水平升高,促进PYL与PP2C结合而抑制其磷酸酶活性,SnRK2靠自身磷酸化激活,又催化碱性亮氨酸拉链(b ZIP)、碱性螺旋-环-螺旋(b HLH)等类型转录因子,调控下游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可由SnRK2直接催化下游抗性相关蛋白磷酸化。本文概述了在ABA胁迫下,PYL,PP2C和Sn PK2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建议将PYL、PP2C和SnRK2分别称做ABA信号转导途径的直接受体、第二信使和第三信使,建立玉米中复杂的脱落酸信号上淳传递网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个在CAPP设计中用于合理制定各工序公差的误差模型。该模型以误差统计和误差传递思想为基础,根据各工序的工艺能力及中间工序加工误差对最终工序加工误差影响的大小来合理制定各工序公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玉米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Sucrose non-fermenting protein kinase 2,SnRK2)的底物蛋白,鉴定其在玉米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为进一步解析玉米中ABA介导的非生物逆境抗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结果,通过与拟南芥SnRK2已知底物蛋白的序列比对和保守基序分析,从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ZmSnRK2作用的底物蛋白,用酵母双杂交试验验证ZmSnRK2家族成员与候选蛋白的相互作用,分析其在玉米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结果】从前期鉴定的玉米磷酸化水平响应ABA诱导且上调的238个蛋白中,预测出10个ZmSnRK2候选底物蛋白,实际扩增出其中8个蛋白的编码基因以及10个ZmSnRK2基因家族成员。酵母双杂交试验结果表明,GenBank序列号为XP_008666965.1、NP_001142137.1和XP_008656995.1的候选底物蛋白,因自体磷酸化不能用酵母双杂交检测,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83680.1的候选底物蛋白可以与ZmSnRK2.1、2.2、2.4、2.5、2.7、2.8、2.10、2.11蛋白相互作用,GenBank序列号为NP_001145831.1和NP_001167942.1的候选底物蛋白分别可以与ZmSnRK2.1和ZmSnRK2.10蛋白相互作用。【结论】NP_001183680.1和NP_001167942.1蛋白是ZmSnRK2家族部分成员的磷酸化底物,是玉米ABA信号转导途径的下游组分;NP_001183680.1蛋白与拟南芥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同源,NP_001167942.1蛋白为包含SAM结构域的蛋白,这2个蛋白均涉及许多生理生化过程,说明ZmSnRK2下游的ABA信号转导呈发散状。  相似文献   
4.
张显强  陶怡 《吉林农业》2012,(5):148-149
针对林相结构调整对马尾松毛虫发生的影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对10-25年生马尾松开展了长期的调查研究.通过针对性的营林措施,主要通过培育针阔混交林、调整树种结构与提高林分质量为主的林相结构调整措施,以应对林区马尾松毛虫的发生.从结果可知,林相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松毛虫的生活环境,起到保护天敌,控制松毛虫发生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伐桩高度对尾巨桉萌芽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尾巨桉3个不同高度水平伐桩的萌芽率和萌芽力的调查分析,阐明伐桩高度对尾巨桉萌芽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尾巨桉的萌芽更新能力极强,且高度在5~10 cm的伐桩在3个处理中具有最高的萌芽率和萌芽力,其中,萌芽率高达97.3%,显著高于15~20 cm的伐桩;萌芽力高达16条/桩以上,且与10~15 cm和15~20 cm的伐桩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处理对萌芽林胸径和树高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猪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测量屠宰猪442头,对其中440头进行了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440头服体中有44头存在,约占10%。腹股沟深淋巴结均位于股深动脉附近,平均重0.88±0.38g,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cm。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位于旋髂深动脉附近,髂外动脉内外侧缘至股深动脉前缘。平均重1.86±0.71g,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05±0.18cm。汇集后躯和部分盆胫内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腹胫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外观,是屠体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7.
灰飞虱是我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虽其对水稻的直接危害较小,但因其传播而产生的条纹叶枯病,对水稻危害较大。为验证15%金好年乳油对稻田灰飞虱的防效,受美国富美实公司委托,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8.
铁力木人工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样方调查和实测生物量的基础上,采用相对生长法对28年生铁力木人工林碳储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铁力木各器官碳含量在452.4~524.5 g/kg之间,大小排序为:树叶树干树枝树根树皮;土壤碳含量以表土层最高,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铁力木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别为165.8和79.3 t/hm2, 分配顺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树皮;铁力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碳储量分别为173.5和203.1 t/hm2,生物量的分配主要集中在乔木层(95.6%), 碳储量的分配顺序为土壤层(59.3%)乔木层(39.0%)地被层(1.7%);林下植被碳含量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而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分配均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   相似文献   
9.
尾巨桉2种留萌密度的幼林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留萌密度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lla×E.grandis)萌芽林生长量的影响,分4个生长时期(0.3年生,1.4年生,2.3年生和3.3年生)对广西东门林场尾巨桉2种留萌密度(留萌1株和留萌2株)的萌芽林的生长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种留萌密度下桉树萌芽林的胸径,树高及林分蓄积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留萌1株的萌芽林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显著高于留萌2株的萌芽林,而且这种差异会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而留萌2株的林分蓄积量表现出高于留萌1株的萌芽林的态势,但差异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入侵植物假苍耳对镉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营养液培养试验研究入侵植物假苍耳(Iraxanthifolin)营养生长阶段对镉的富集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5~14mg/L的镉溶液处理条件下,假苍耳对镉具有很强的耐性及富集作用,假苍耳地上部的镉含量均大于其根系的镉含量,地上部的镉含量为121.22~474.30mg/kg,转移系数为1.43~8.62,富集系数为2.49~165.68,均满足镉超富集植物的各项特征,且具有高达14mg/L的镉耐受浓度,初步说明假苍耳是一种镉超富集植物,这为镉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