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让传统文化走进当代生活,走进人们的心中,成为滋养精神的精神食粮,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六尺巷”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精神适逢其时,它以润物无声的德化方式,融入员工的精神生活中,焕发不息的生命力。具体措施桐城供电人就“如何让‘六尺巷’文化走进职工生产生活,促进和谐企业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项胜 《农电管理》2012,(Z1):70-71
在美丽富饶的皖中大地上,点缀着一颗璀璨的明珠——桐城市。穿城而过的龙眠河畔,有一朵盛开的文明之花——桐城供电公司,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企业发展环境的征程上扬帆启航。  相似文献   
3.
农村地区充沛的土地资源为光伏发电提供了先天便利的条件。农村光伏项目为区域内生产生活提供可持续的清洁、低碳电能供应,对光伏电站建设企业、农民、村集体等参与主体产生了正向或负向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研究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了农村光伏项目对参与主体产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给出了电能、建设收益等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以及节能减排、水土流失等环境价值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参与主体之间的收益和支出关系,提出主体利益平衡、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优化方案。选取炎陵县农村光伏项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20—2022年期间,未采取生态补偿优化方案时,农民承担的负向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无法得到补偿,随着光伏组件功率衰减,农民群体获得的并网发电收入由66.29万元下降至61.99万元,低收入农民占比率由52.72%上升至76.09%;采用本研究提出的生态补偿优化策略后,农民群体获得的总收入由88.28万元提升至97.36万元,低收入农民占比率保持为0,同时,光伏电站建设企业、村集体的总收益均为正,生态补偿机制并未损害任何参与主体的经济收益。案例研究表明,生态补偿优化策略在保障所有参与主体适当盈利、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了低收入农民全部脱低,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