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讨辛基酚对鳞翅目模式昆虫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使用添加0.01~0.08 g·kg~(-1)辛基酚(4-tert-octylphenol,4-t-OP)的人工饲料饲养家蚕(Bombyx mori L.),研究了4-t-OP对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速度、生长量、发育整齐度和生命力等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取食0.01 g·kg~(-1)以上浓度4-t-OP的饲料,家蚕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速度(幼虫期和蛹期发育经过时间)、生长量(幼虫期体质量和蛹期茧层量)、生命力(3龄起蚕绝食生命时数、4龄起蚕结茧率、蚕茧的死笼率和羽化率)等都明显下降,抑制眠蚕体质量。4-t-OP对家蚕幼虫生长发育后期、化蛹及羽化等发育变态期的影响更加明显,其在家蚕体内可能有累积效应。添食0.08 g·kg~(-1)4-t-OP的家蚕不能完成生活史。研究表明,4-t-OP对家蚕生长发育毒性影响有显著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开始报道蓝耳病发生,我省于1995年普查发现该病。经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鉴别,我国猪群的蓝耳病病原为美洲型病毒,俗称普逋蓝耳病;2006年夏季首先发生于我国东部地区,之后在许多省份流行的“猪高热病”,经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鉴别,仍然是美洲型病毒所致,但发现病毒结构有变化,并因其在临床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流行速度快、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纳米硒(Nanometer Selenium,NSe),探讨其对镉暴露下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of farmed tilapia,GIFT)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保护作用。将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Control)、镉胁迫组(Cd stressed,CdS)和纳米硒低、中、高剂量组(NSe L、M、H)。在NSe L、M和H3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125、0.250、0.500mgSe·kg-1的纳米硒,连续30d,Control和CdS组投喂基础饵料。第15d,CdS组和NSe3组用0.5mg·L-1Cd2+的镉溶液进行为期16d的镉处理。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0.5mg·L-1Cd2+的暴露降低了吉富罗非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YS)活力以及白细胞的吞噬活性(P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与CdS组比较,NSe增强了吉富罗非鱼血清GSH-Px、ACP、AKP和LYS活力,提高了白细胞PA和T-AOC水平,降低了MDA含量。研究结果显示:饵料中添加纳米硒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镉胁迫所造成的吉富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对镉暴露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基础饵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纳米硒(Nanometer Selenium,NSe),探讨其对镉暴露下吉富罗非鱼(genetic improvementof farmed tilapia,GIFT)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的保护作用。将吉富罗非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即对照组(Control)、镉胁迫组(Cd stressed,CdS)和纳米硒低、中、高剂量组(NSe L、M、H)。在NSe L、M和H3组基础饵料中分别添加0.125、0.250、0.500mgSe·kg-1的纳米硒,连续30d,Control和CdS组投喂基础饵料。第15d,CdS组和NSe3组用0.5mg·L-1Cd2+的镉溶液进行为期16d的镉处理。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比较,0.5mg·L-1Cd2+的暴露降低了吉富罗非鱼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YS)活力以及白细胞的吞噬活性(PA)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增加了丙二醛(MDA)含量;与CdS组比较,NSe增强了吉富罗非鱼血清GSH-Px、ACP、AKP和LYS活力,提高了白细胞PA和T-AOC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于目前群发性、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热、厌食、嗜睡、粪便先干后稀,病程短,死亡快等为特征的"无名高热综合征",我处针对各种病例的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猪蓝耳病的病理分析和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临床特征、剖检病变着手,作者分析了猪的普通蓝耳病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的病理过程,介绍了临床处置的两种基本方法,提出了预防控制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重金属污染植物的生态防御提供参考。[方法]用不同浓度CdCl2(0、1×10^-4、5×10^-4、1×10^-3、5×10^-3mol/L)处理萝卜幼苗,各处理整株喷洒等量工丑(N0,),溶液(以喷洒等量蒸馏水为对照),研究镧对铬胁迫下萝卜幼苗的防护效应。[结果]镉胁迫下,萝卜幼苗的株高、主根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所下降,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喷洒一定剂量(15mg/L)La(NO3),后,萝卜幼苗的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有所升高,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适当剂量的稀土元素镧可减轻重金属元素铬对萝卜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La^3+对低温胁迫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稀土La^3+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方法]以冬小麦永良4号为试材,设置5个浓度梯度的镧(5、10.20、30,40m瘩/kg)分别喷施小麦幼苗,采用模拟低温冷害试验法,研究低温胁迫下La^3+时冬小麦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在La^3+处理的7d内和0、5、10℃3种低温条件下,冬小麦的SOD活性均随温度的降低而明显上升,并随着La^3+处理天数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OD和CAT的活性随胁迫温度的降低和La^3+处理天数的增加,也呈先升后降趋势。低温胁迫的冬小麦经20mg/kg浓度La^3+处理后,其幼苗体内SOD、CAT和POD酶活性均比对照有所提高。[结论]适当浓度(20mg/kg)La^3+处理能诱导冬小麦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抗性,提高冬小麦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探索了蚕蛹油的提取分离工艺。就夹带剂种类、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正己烷做夹带剂、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2 h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出油率达22.61%。无论是出油率还是蚕蛹油品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都优于传统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