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篇
综合类   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
烟草赤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及其对病原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从烟草赤星病斑上分离得到14株拮抗赤星病菌的微生物,对峙培养发现其中6株对赤星病主要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具不同致病力的6个菌株均具拮抗作用。室内离体叶片悬滴法测定发现其中的AM1、AM2、AM6三株拮抗微生物100倍带菌培养液对赤星病的防效均达100%。平皿测定发现AM6 100倍带菌培养液对强致病力病菌的抑制作用为100%,其灭菌滤液的抑制效果为81.8%。其抑菌机理主要是产生拮抗物质,显微镜观察表明AM6能使病菌孢子和菌丝畸变,细胞壁破裂,原生质泄露。  相似文献   
2.
卷烟焦油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焦油对生物活体产生的危害,从农业降焦和工业降焦方面对如何减少卷烟焦油含量达到降害目的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利用外源酶降解烟叶中的残留蛋白质,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成为烟草行业研究的新课题。本研究通过对玉溪烤烟叶面的细菌菌株的筛选鉴定,得到一株高产蛋白酶菌株,对其发酵培养制备成酶制剂,测定酶制剂活力并进行酶制剂性质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该酶制剂在不同施酶量(40、80和120 U/g烟叶)、温度(25、35和45℃)、相对湿度(50%、60%、70%)和作用时间(30、60和90 h)条件下对烟草(Nicotiana tabacum)K326中蛋白质的降解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最优条件处理下烟叶香气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分离自烤烟烟叶表面的高产蛋白酶活菌株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B1,所产蛋白酶活力为4 200 U/mL,最适温度50℃,最适pH 6.0。正交试验表明,其降解烟草蛋白的最适水平为加酶量120 U/g、温度35℃、相对湿度70%、作用时间60 h,蛋白质降解率为18.64%,氨基酸增加率为12.72%,同时烟叶中各香气成分也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结果提示,以玉溪烟叶表面的细菌菌株为材料制得的细菌酶制剂处理醇化烟叶,可有效降解烟草中的大分子蛋白,缩短烟叶醇化时间,同时烟叶品质得到提升,该酶制剂可望在工业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离体叶片悬滴法,将从云南烟区采集、分离的烟草赤星病菌39株分别接种到感病品种RG17上,在保湿培养箱中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病菌不同菌株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有6株,病指为60~95,最高的两个菌株为97Aa0.03和98Aa612,病指分别为95.0和94.4;致病力中等的菌株有8株,病指为15~47.5;致病力弱的菌株有15株,病指在10以下;还有10个菌株不致病.病菌来源说明,在不同的烟区中都存在着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大理、楚雄两烟区分离的菌株致病力普遍较低;昆明菌株致病力很不均衡;玉溪、红河、曲靖菌株致病力较均衡,致病力不同的菌株均出现.在同一地块的同一烟株上也存在着致病力不同的菌株.  相似文献   
5.
合理降解烤后烟叶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含量已成为提高烟叶质量的关键工艺之一。本研究对分离自烤烟叶面的产淀粉酶细菌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1)和产纤维素酶细菌菌株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C1)进行发酵培养,提取粗酶液,检测酶活性并应用于初烤烟叶上。通过设计不同酶量、作用时间、相对湿度和温度的方法考察这两种酶制剂对烟叶(Nicotiana tabacum K326)中淀粉和纤维素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A1主要产α-淀粉酶,酶活力为7×105U/mL,菌株C1以产内切酶为主,酶活力为6×103U/mL;在温度40℃、湿度70%条件下作用96h,用菌株A1所产淀粉酶制剂4×107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2.78%,还原糖增加率为12.03%,菌株C1所产纤维素酶制剂4×105U/kg处理后的烟叶总糖增加率为13.87%,还原糖增加率为18.07%。研究结果提示,利用从烟叶表面分离的产酶菌株进行发酵生产的酶制剂可降解初烤烟叶中淀粉和纤维素,提高还原糖含量,可望在烟叶加工过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微生物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是降低烟叶有害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150kg/hm 2和105kg/hm2施氮水平下,在烟叶初烤前施用节杆菌处理烟叶,并进行常规化学成分分析、烟气分析、致香物质、感官质量评吸检测。结果表明,菌剂处理后烟叶的烟碱量低于清水处理的样品,且上部烟的处理效果略好于中部烟;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变化则没有规律;烟气焦油含量低于或与清水处理后的相当。150kg/hm2施氮处理并使用菌剂的上部桔黄三级烟叶胡萝卜素类含量最高,而苯丙氨酸类和棕色化合物含量最低,西柏烷类化合物含量处于中间水平。评吸结果与致香物质分析结果一致,菌剂处理的上部桔黄三级烟叶香气量、浓度较高,香韵较好,杂气较轻,劲头比清水处理的略低;而清水处理(对照)的劲头略大,略有杂气。总之,节杆菌菌剂处理可降低烟叶中烟碱含量,增加烟叶中致香成分含量,改善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7.
云南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离体叶片悬滴法,将从云南烟区采集,分离的烟草赤星病菌39种分别接种到感病品种RG17上,在保湿培养箱中测定其致病力。结果表明,病菌不同菌株致病力有明显的差异。其中,致病力强的菌株有6株,病指为60 ̄95,最高的两个菌株为97Aa0.03和98Aa612,病指分别为95.0和94.4%,致病力中等的菌株有8株,病指为15 ̄47.5;致病力弱的菌株有15株,病指在10以下,还有10个菌株不致病。病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烟叶微生物发酵机理,介绍了发酵烟叶表面微生物种群的多样性,综述了微生物及微生物制剂在烟叶发酵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