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5篇
植物保护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在1200km~2的永定河三级支流十里河流域,进行了一次暴雨下土壤侵蚀信息提取及模式的建立。 一、土壤侵蚀因子分析 美国土壤保持局研究提出的通用土壤侵蚀方程式,只适用于坡面侵蚀,而且把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混杂应用。在我国黄土丘陵沟壑区,除坡面侵蚀外,还有沟谷侵蚀,且在影响侵蚀的过程中,人为因素都是通过自然因素起作用的。因此在分析黄丘区土壤侵蚀因子时,只考虑自然因素。 据以上分析,全流域的土壤侵蚀量E应为坡面侵蚀与沟谷侵蚀之和,即 E=E_s+E_g (1) 式中E_s为坡面侵蚀量,E_g为沟谷侵蚀量,单位为t。 坡面侵蚀因子,在比例尺为1:5万的地形图  相似文献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壤侵蚀遥感目视解译与计算机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49590Km~2(不包括国界争议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6,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省区。除了部分绿洲,绝大部分是沙漠。可利用地面积很少。为了了解新疆可利用地的分布情况,为新疆的整体规划提供依据。我们用遥感目视解译与计算机制图,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壤侵蚀图的8位  相似文献   
3.
<正> 一、柳河地区土壤侵蚀模式 柳河地区位于北纬42°10′~43°00′,东经120°30′~122°30′,地处辽西与内蒙交界,面积7000多km~2,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区之一。从全国侵蚀分区看,柳河地区属风蚀、水蚀过渡区、春季风蚀严重,夏季水蚀严重;北部风蚀严重,南部水蚀严重,时空各异。 为了推算全区的土壤侵蚀量,我们首先建立风蚀、水蚀过渡区的侵蚀类型模式及不同类型条件下的侵蚀强度模式。设总侵蚀量为E,则 E=E水+E风 (1) 柳河地区是风蚀、水蚀的过渡类型区,过渡类型是典型的模糊数学问题,因此我们采用模糊集合即建立隶属度的方法来求土壤侵蚀类型模式。 在柳河地区的每一个地理位置上,设水蚀与风蚀的模糊集分别为U水、U风,与其相应的隶属函数为P水、P风。则有 P水+P风=1 (2) 由上式可见,只要确定P风即可求出P水。这里因缺少风蚀的定位观测资料,只得用经验推理法来求P风。分析影响风蚀隶属度的主导因素,得到隶属函数:  相似文献   
4.
<正> 一、流动沙漠风沙流模式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沙丘的形态很复杂,大体上可分为新月形沙丘、沙链状沙丘、穹状沙丘和金字塔形沙丘4种类型。沙丘形态是流沙移动的产物,沙丘运动实际上是风运移流沙的过程。风沙流动往往是一种整体的移动,故在研究风沙流时我们不是从单一的沙粒运动着手,而是从沙丘整体形态的运动着手进行分析的。  相似文献   
5.
地学编码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随着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专家系统等高密技术逐步引入地理学的研究,地理学自身的表达方式就更趋形式化。要达到定性描述与定量数据的归一化,特定的地理学研究对象:气候、水文、植被、土层、岩石、地形之间的物质转移、能量交换、信息传递都需要运用数学手段来进行运算,同时,专题地图和综合地图输入或输出地理信息系统也都需要用数学模型进行,这样就产生了地学编码模型(GCM)。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提出这一概念,并给出GCM的两种类型以及简单的运算规则。  相似文献   
6.
土圈与土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土圈(Sesosphere)与土资源(Sesotic Resource)的概念。认为在自然地理环境中,应该把岩石圈中的风化残积层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Sediment)从基岩中划分出来;把生物圈中的土壤(Soil)划分山来。将Sediment和Soil归并作为土圈,各取字首两字母Seso-对应中文的“土”。文中还提出了计算土资源的一些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