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资料报道只是关于奶产量、乳成分、体细胞数等部分指标之间的关系,而且样本量不大。本研究以宁夏地区5个规模奶牛场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了22 360头次奶牛的DHI测定数据,利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了奶产量与产犊间隔、体细胞数及乳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奶产量的增加,产犊间隔没有显著变化(P0.05);体细胞数逐渐增加;乳脂率、乳糖率逐渐下降;乳蛋白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且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通过研究结果,使奶牛场从业人员更为准确地了解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因素,为奶牛场的生产及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规模奶牛场实施"测奶养牛",精准化饲养管理,提高奶牛群体生产性能、生鲜乳品质具有较好地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验通过收集出生、产犊和离群的记录,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情况,分析影响该地区奶牛长寿性的因素。对15 523头荷斯坦牛的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淘汰时的胎次、季节和泌乳阶段的分布情况;计算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的表型相关,利用固定模型分析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宁夏地区荷斯坦牛的平均利用胎次为2.36胎,平均生产寿命为736.59 d。荷斯坦牛成母牛在产后第1个月内的淘汰风险最高,随着泌乳阶段的延长,成母牛在每个胎次内的淘汰风险均逐渐降低;随着淘汰胎次的增加,奶牛淘汰更加集中发生在产后泌乳早期;生产寿命、在群寿命和利用胎次之间存在较高的表型相关(均>0.9),场-出生年、出生季节、牧场规模、淘汰原因和头胎产犊月龄对长寿性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和22月龄头胎产犊的奶牛长寿性表现更好。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成母牛的淘汰规律和长寿性的影响因素,为宁夏地区牛群选育成母牛长寿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动物的采食水平,日粮中补充料的添加使用,饲粮原料的不同搭配组合和不同比例混合,以及加工调制方法和营养调控措施的不同均会影响动物对日粮中单个饲料的采食与利用,使得日粮的表观消化率并不等于通过"可加性"原则计算的表观消化率的期望值,即发生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又叫"非加性"效应。文章通过对组合效应的研究背景,概念,衡量指标,研究方法,产生机制以及组合效应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论述,为日粮的高效安全配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西门塔尔杂交牛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西门塔尔杂交公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头。对照组试验牛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以10%、30%和50%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试验期为75 d。结果表明:(1)各组试验牛初始体重、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 0.05)。(2)试验组西杂牛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10%和50%糜草黄贮替代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显著高10.93%和11.68%(P <0.05);50%糜草黄贮替代组血清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显著低11.18%(P <0.05)。(3)在60 d育肥期内,糜草黄贮替代组中30%替代组的总利润最高,分别比10%和50%替代组高72元和138元。综上所述,日粮中用糜草黄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不影响西门塔尔杂交牛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替代50%可提高西门塔尔杂交牛机体抗氧化能力,替代30%的育肥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5.
对紫茎泽兰的毒性反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LGZ-G4菌株在新鲜紫茎泽兰下已无变态反应。研究证明,利用紫茎泽兰毒性为选择压力可获得抗毒性的菌株,也能得到可解除毒性的菌株。安全的酵母菌种若能够脱除紫茎泽兰毒性,对实现以用代防策略以及在生态、健康、能源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97年春,遇见4例奶牛饲喂马铃薯中毒发病,后经综合诊断和马铃薯毒素定性检验,确诊为马铃薯中毒并全部治愈。现就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1997年5月5日乌兰乌苏镇马某饲养的怀孕奶牛,上午喂了马铃薯的芽和薯皮1.0kg左右,4h后发病。据报...  相似文献   
7.
菜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为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和纯度,以菜籽油为原料,研究在KOH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甲醇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操作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甲醇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20%,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90~120 min;菜籽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品质达到美国ASTM和德国DINE生物柴油标准,其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为94.89%。若充分开发中国南方可利用的冬闲田和边际土地约1000万hm2种植油菜,按照此工艺条件加工菜籽油,则每年可加工生产生物柴油740万t,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杏鲍菇菌糠与豆粕、麸皮复合发酵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并研究其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试验1,以杏鲍菇菌糠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麸皮和豆粕(4%和4%、4%和2%、2%和4%、2%和2%),发酵剂使用有效微生物群(EM)原液,将发酵混合原料含水量调节至30%左右,在常温下厌氧发酵12 d后对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的发酵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进行评定,并测定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取最优组合进行饲养试验。试验2,选用60只马头山羊(羯羊),随机分为5组,包括3个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试验组饲粮中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比例分别为30%、45%、60%,对照组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比例分别为30%和6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期为45 d,包括5 d预试期和4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豆粕和麸皮添加比例分别为4%和2%的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发酵品质最佳,且黄曲霉毒素B1含量较低,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8.78%、11.56%和18.88%,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分别提高了19.32%和8.29%,黄曲霉毒素B1含量低至3.03μg/kg。2)各组山羊的生产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的增加,试验羊的体增重及平均日增重有减少的趋势,料重比和饲料成本有增加的趋势;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添加比例为30%时相比,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添加比例为30%时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料重比降低。结果提示,使用EM原液发酵杏鲍菇菌糠,在发酵基质中添加4%的豆粕和2%的麸皮有助于提升发酵品质;发酵杏鲍菇菌糠饲料在山羊饲粮中添加比例以30%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麻疯树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疯树具有耐干旱、贫瘠和不择土壤等特点,是干热河谷荒漠化区生态植被恢复的优势树种,其果实是生产生物柴油及医药用品的优质原料。为此,通过对干热河谷荒漠化区域人工种植麻疯树的生态植被恢复进行示范研究,分析评价了麻疯子制备生物柴油的品质指标;提出了云南北部地区以东川干热河谷区为中心的麻疯树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策略及建设的主要内容,旨在为金沙江干热河谷荒漠化控制区生物柴油原料林建设及生态植被恢复提供基础背景资料和指导。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7%黑曲霉预处理和7%复合酶预处理低次烟叶对低次烟叶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两种生物预处理方法产气效果进行了比较,得到了7%的黑曲霉预处理低次烟叶进行厌氧消化产沼气的产气效率更高,低次烟叶分解更彻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