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竹提取物抗菌杀虫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子不同部位含有特征性的生物活性成分,将其开发成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杀虫剂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竹叶提取物、竹醋液、竹皮提取物的抑菌、杀虫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竹子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农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高纯度海洋源磷脂,本研究利用微乳液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KCC-1)微球,并基于水蒸气内部水解法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分别合成二氧化钛/KCC-1(TiO2/KCC-1)和氧化石墨烯/KCC-1(GO KCC-1)复合材料,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技术表征形貌结构,而后制成固相微萃取(SPE)柱。以贻贝为原料,分别采用TiO2/KCC-1 SPE和GO/KCC-1SPE法纯化磷脂,以富集因子(EF)作为指标评价其性能,达到制备高纯度磷脂的目的。结果表明,合成的KCC-1微球直径为250~400 nm,形貌良好、大小均一、比表面积较大,且经功能化修饰,成功合成了TiO2/KCC-1和GO/KCC-1填料。对比分析可知,■,说明TiO2/KCC-1 SPE法纯化磷脂的作用效果更优。通过该方法制备的磷脂纯度高达93.57%。本研究结果为高纯度海洋源磷脂的制备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了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色素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栀子黄脂质体,以栀子黄包封率(EE)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栀子黄脂质体的反应参数,并通过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表征。采用壳聚糖对栀子黄脂质体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分析经紫外光照射、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等处理后脂质体中的Zeta电位、平均粒径及释放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壳聚糖修饰栀子黄脂质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搅拌温度51.5℃,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5.2∶1,缓冲液体积为32.4 mL,所得栀子黄脂质体EE为78.36%。根据Zeta电位与平均粒径、FT-IR及TEM分析结果可知,已成功制备未修饰栀子黄脂质体与壳聚糖修饰栀子黄脂质体,其平均粒径从203.77 nm增加至282.17 nm。紫外光照射、加热和体外模拟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修饰脂质体的稳定性明显高于未修饰脂质体。本研究可为水溶性类胡萝卜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茶叶减肥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龚金炎  焦梅  吴晓琴  张英 《茶叶科学》2007,27(3):179-184
肥胖是食欲调节和能量代谢功能长期紊乱引起的体内脂肪积累。随着肥胖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寻找高效的减肥药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同愿望。茶作为一种天然的饮料,已有几千年的饮用历史,与此同时其良好的减肥效果,也日益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茶叶减肥方面的研究,并简单阐述了茶叶减肥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
牛乳和乳制品是优质的高品质食品,通常是完整蛋白质和重要矿物质等的极好来源。然而,高营养成分和低酸度使牛乳成为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媒介。对牛乳进行热处理是确保致病生物被杀死的重要关键控制点,但它也会导致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被破坏。巴氏杀菌是一种温和的热处理方式,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接近牛乳原有的品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广泛使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来确保牛乳巴氏杀菌的充分性。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巴氏杀菌乳的最新标准,比较和分析我国与欧美、澳大利亚等主要乳品国家巴氏杀菌乳相关标准之间的差异,对逐步完善我国巴氏杀菌乳标准提出建议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乌鳢制品以对其不同部位进行高值化利用,针对传统热辅助解吸-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时间长、解吸附不充分等问题,本试验通过激光促释解吸(LID)HS-SPME-GC/MS方法对乌鳢内脏、肌肉、皮和鳃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收集,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确定重要特征气味物质。结果表明,整个检测过程仅需约5 min。从乌鳢的内脏、肌肉、皮和鳃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醇类、酮类、烃类、酯类和其他类等挥发性成分;其中,肌肉中己醛含量最高,为15.45μg·kg-1;而皮中壬醛的含量最高(18.52μg·kg-1),内脏中最低。4个部位中,肌肉和皮的醛类物质总含量较高,分别为33.64和37.55μg·kg-1。PCA和OPLS-DA结果显示,壬醛、己醛、1-辛烯-3-醇是判别4个部位最主要的3种物质,呈现鱼腥味、青草味、脂肪味、油腻味、土腥味等,是乌鳢气味特征的主要来源。本研究结果为激光促释快检技术在鱼肉样品挥发性成分测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