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5篇
  7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河套平原典型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河套平原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探究县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与分布特征,以杭锦后旗县域耕地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状况,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依次为13.90 g/kg、0.93 g/kg、16.25 mg/kg和170.79 mg/kg,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处于缺乏状态,速效磷含量中等,而速效钾的含量较为丰富。从空间变异及相关性看,各土壤养分的变异程度都为中等变异,有机质和速效钾为中等相关性,全氮和有效磷均为弱相关性。从空间分布格局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分布规律相近,呈现西北部高、东南部和东北部低的特点;土壤速效钾整体分布较为均衡;速效磷空间差异明显,呈东高西低格局。针对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规律,在进行养分管理过程中,应以控氮、稳磷、稳钾、全区规划与重点应对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施肥策略。对县域尺度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明晰了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河套平原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地力培育以及合理施肥运筹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污水污物潜水旋流泵性能及设计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潜水旋流泵性能的6个主要过流件几何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旋流泵叶轮及泵体主要几何尺寸对性能影响的规律。在分析16种优秀水力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出叶轮D2及b2函数回归方程式,并用设计实例进行检验,样机效率比国内外同类产品提高3%左右。  相似文献   
4.
绿洲是干旱区人民赖以自下而上的一片沃野。由于人类的强度作用,绿洲向复杂方向演变发展。本文以高台绿洲为例,以地下水位为指标确定了绿洲边界范围,进而研究了绿洲从1958年至1985年边界的变化,并分析高台绿洲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功能,指出草地生态系统的恶化是绿洲边界变化的重要原因,应当加强对草地的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在肉鸡饲料中应用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1日龄商品代黄羽肉鸡混合苗500只,随机分成五组,设1个对照组及4个试验组,试验组分别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以探讨其效果。结果显示:“保得”微生态制剂能够取代肉鸡饲粮中的抗生素、抗菌药组基础上添加不同剂量微生态制剂,以探讨其效果,结果显示:“保得”微生态制剂能够取代肉鸡饲粮中的抗生素、抗菌药物类生长促进剂;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方式为饮水中添加;饮水中“保得”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量为小鸡150mg/kg、中鸡100mg/kg、大鸡50mg/kg;饲料中“保得”微生态制剂适宜添加量为小鸡600mg/kg、中鸡400mg/kg、大鸡200mg/kg;微生态制剂能有效地改善肉鸡的胴体品质及消除畜产品中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6.
长沙市城市森林健康调控试验及初步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沙市王陵公园为试验点,开展城市森林健康调控试验,采用害虫综合调控方法,运用生物天敌调控、生物药剂控制、物理防治等方法对该公园内的主要森林害虫,如马尾松毛虫,白蚁科、金龟子科、夜蛾科、天蛾科等的害虫,降低了虫口密度,保持了林分内的生态平衡,为城市森林健康的维护提供了新的综合途径。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是冬季"菜篮子"最大的生产基地,2007年反季节瓜菜种植面积154万hm2,总产量330万t,出岛量221.17万t,产值62.73亿元.因此,提高海南瓜菜质量安全水平,对蔬菜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监控,生产优质蔬菜,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能确保城乡居民食用瓜菜安全.本文就海南省瓜菜农药残留监控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持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量研究表明,在酸性稻田上施用生物炭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改良土壤酸化,但是施用生物炭的长期效应还不清楚.研究采用定位试验,旨在明确一次性施用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持续效应.[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于2015—2020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不施生物炭和2015年早稻翻耕前一次性配施20 t/hm2生物炭2个处理,阐明一次性施用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性状的持续效应.[结果]施用生物炭除在第1年(2015年)降低了早、晚稻产量外,其他年份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2016年早、晚稻,2018年早稻和2019年晚稻达到显著水平,增产率分别为14.1%、13.4%、5.9%和17.1%.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2016年和2018年土壤pH值,分别提升0.3和0.1个单位.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但增幅从2016年的41.7%逐渐降低到2020年的26.0%.施用生物炭显著提高了2016年和2020年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90.9%和41.4%,但对土壤碱解氮含量和土壤速效磷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在此酸性双季稻田上,一次性施用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在5年内有显著影响,对土壤酸化有4年的改良效果,而对土壤有机质具有持续的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9.
苏北典型滩涂区土壤盐分动态与水平衡要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获知苏北滩涂区土壤水盐动态行为,从而为后续的节水灌溉和滩涂区农田水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该文选取典型滩涂区,进行土壤水、盐和地下水埋深的长期连续监测,并根据大丰市气象站提供的降水、地表蒸散数据,对土壤盐分变化和水平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表层盐分最高,波动最为剧烈,随深度不断增加,盐分逐渐降低,且波动趋缓。试验区夏季降水丰富,蒸散量相对较低,土壤含水率高,地下水埋深浅;冬季降水少,蒸散量较高,土壤含水率下降,地下水埋深较深。地下水埋深和水补充量是0~4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埋深和蒸散量是60~80 cm土层土壤盐分的主要影响因子。地下水盐分是土壤盐分累积的主要来源,降水脱盐作用仅对0~40 cm表土作用显著,蒸发积盐作用则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具有影响。该研究为消减苏北滩涂区土壤盐渍化灾害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掺砂对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影响的室内试验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通过掺砂调控农田土壤水分入渗和蒸发,对新疆干旱绿洲农田抑盐、保水及合理的掺砂制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不同的掺砂率为影响因子进行土柱模拟试验,设置了4个掺砂率水平,分别是0(对照)、25%、50%、75%。结果表明:不同掺砂率条件下湿润锋和累积入渗量与入渗历时有显著地乘幂关系,影响顺序为75%>50%>25%>0,且在掺砂率≥25%影响幅度较大;不同掺砂处理对土壤水分蒸发过程同样也有显著地影响,随着掺砂率的增加,土壤蒸发显著减弱,随着掺砂率的增加,抑制土壤蒸发越强,且在掺砂率≥75%时有较大幅度影响。土壤在连续20 d蒸发过程中,各个处理的土壤累积蒸发量随时间的关系和Rose经验公式拟合度高; 不同掺砂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掺砂层以下的土壤含水率,随着掺砂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掺砂75%时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