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2篇
  21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世忠 《计算机与农业》2011,(11):131-133,135
根据汉字"形、音、义"的三个特点,采用字根与字母组合构图以及谐音组词的方式助记五笔字根,以使每个五笔字根都能与相应键位的英文字母建立直观、形象、易于联想的紧密联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快速持久的记忆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18种秋海棠属植物为试材,基于叶绿体ndhA基因内含子片段,利用Codon Code Aligner软件拼接序列后,通过MEGA软件进行比对并计算19个秋海棠属植物种间及种内遗传距离,最后利用邻接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研究了该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秋海棠属植物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秋海棠属19个种类共59个个体的ndhA基因内含子序列长度为1 182bp,在所考察的候选秋海棠属植物中具有最大的种间变异和较小的种内变异,且二者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系统树中,秋海棠属植物每一物种能够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现出良好单系性。基于ndhA基因内含子的DNA条形码在识别秋海棠属植物物种方面和传统形态学基本一致。该研究表明,以ndhA基因内含子作为秋海棠属植物DNA条形码进行物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产力在当代社会不仅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文化生产力意识,加强综合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基于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回转筒型固态发酵罐内秸秆粉碎料的料床回转周期,建立了数学模型,其计算准确度达95%以上;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料床回转周期,发现筒内上下料层完全混合时料层所转圈数与筒体转速关系不大,与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呈线性关系。由此回归并推导出只需知道筒内料体积填充率和筒体转速,便可预测上下料层完全混合的公式,其计算准确度达90%以上。提出了以上研究成果在工业级发酵罐中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理州古茶树资源现状,分析其存在轻抚育管理,导致树势减弱,重经济利益,过度开发利用,缺乏资金扶持,保护措施滞后等问题,提出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古茶树资源现状,编制古茶树保护与综合开发规划;建立古茶树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促使古茶树资源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培训宣传,提高茶农保护意识;建立古茶树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动态监测体系等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苹果产业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苹果产业经历了起步期、扩大期及平衡发展期,实现了苹果的稳定周年供应。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苹果品种单一、平均单产低、盲目性发展、人力成本增加、新时代果农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和苹果产业发展重心,从技术提升、产业链延长、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十点建议,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土地利用/覆盖研究的一个主要核心内容。和田河两岸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以和田河两岸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年和2008年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结合GIS技术提取分析和田河两岸地区1994年和2008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为今后该研究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我国特有广布树种。秦岭是我国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的重要分界线,贺兰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旨在以分布于秦岭、贺兰山和晋陕两省的10个天然油松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线粒体DNA(nad1和matR内含子)的序列,探讨地理阻隔对油松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0个天然油松种群的10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27个单倍型,多态位点172个,简约信息位点35个,单一多态性位点137个。其中1个单倍型为全部种群共有,4个单倍型为2-5个种群共有,其余22个单倍型为各个种群所独有。在这10个种群中,有8个种群分别具有1-4个独有单倍型。尽管秦岭南侧种群和北侧种群分别具有两个和一个独有单倍型; 贺兰山东侧种群和西侧种群均具有3个独有单倍型;但是与晋陕种群(即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相比,其种群独有单倍型平均数目则明显较少。与此同时,不仅秦岭南北两侧或贺兰山东西两侧种群的独有单倍型的进化关系往往较近,而且秦岭北侧或贺兰山东侧种群的独有单倍型与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的某些独有单倍型的关系亦较近。从而导致秦岭南北两侧或贺兰山东西两侧种群与油松分布区中心种群之间表现出比较复杂的聚类关系。由此可见,油松的遗传结构与山脉屏障的存在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10.
初生型发光杆菌属(Photorhabdus)及嗜线虫致病杆菌属(Xenorhabdus)细菌分别与异小杆线虫属(Heterorhabdltis)和斯氏线虫属(Steinernema)昆虫病原线虫互惠共生。这类昆虫病原细菌在稳定生长期分别产生两种形态各异的胞内晶体蛋白。本文回顾了这类蛋白的研究历史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胞内晶体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同时讨论这种晶体蛋白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