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长健壮的花生根瘤在CLS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的频率达到26.5-46.6%。瘤愈伤组织能多次继代,生长良好,在分化培养基D-57和D-59上已分化形成了根,其生根频率分别为56%和78%。显微观察表明,愈伤组织分化的具有正常根的解剖结构。  相似文献   
2.
硒是人体的必需元素,硒缺乏会造成多种疾病。通过摄入农产品适量补充硒,能保证人体健康。对作物补充适量硒肥,是增加农产品硒含量的有效措施。作物吸收硒与土壤因素及肥料因素关系密切,判断哪个因素是影响作物吸收硒最关键的因素值得探讨。通过对文献系统调研发现,影响作物吸收硒的土肥因素中,土壤本身的硒含量及硒肥量最关键,土壤pH及有机质含量为活化土壤硒的间接因素,硒肥种类及施肥方式为配合硒肥量的补充因素。促进作物对硒的吸收要结合土壤性质、硒肥量、施肥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富硒农产品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脉冲电场生物学效应的电场参数,从细胞多层介电模型出发,通过研究其等效电路模型在外加电场中生物响应的仿真分析得出植物细胞外膜具有低通滤波特性,内膜具有带通滤波特性。同时对细胞外膜跨膜电压进行时域分析表明频率小于2.83 Hz、电场强度大于69.7 kV/m、ms/μs级脉宽的极低频脉冲电场可以在植物细胞外膜产生可逆电穿孔。采用电场强度为100 kV/m、频率为1 Hz、脉宽为80 ms的极低频脉冲电场处理萌发绿豆种子,在萌发第4 d时,绿豆种子的芽长和根长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65.8%和80.2%。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利用病死动物尸体资源,以病死畜禽经高温发酵法无害化所得肉骨粉为原料,经萃取剂去除油脂后,分别在无微波和有微波辅助下经硫酸水解获得含氨基酸水解液,筛选水解最优条件,并进行最优条件下水解前后物料中大中微量植物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物料平衡及其在水解产物中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最佳萃取剂为正己烷,在固液比1∶10,油脂萃取率达100%,萃取剂回收率达97.06%;常规硫酸水解肉骨粉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5 mol/L、固液比1∶4、温度90 ℃、水解时间7 h,此时水解液中总氮的转化率为93.42%,氨基酸态氮转化率为42.63%;微波辅助硫酸水解肉骨粉的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 550 W、硫酸浓度5.0 mol/L、水解时间60 min,此时水解液中总氮的转化率为90.12%,氨基酸态氮转化率为82.13%;2种工艺在最佳条件下,各元素在水解液相和固相残渣的分布差异不大,其中N、P、K、Fe、Cu、Zn元素有66%~93%分布在水解液中,Ca、Mg、Mn元素32%以上分布在残渣中,而重金属元素Pb、Cr、Cd超过58%进入水解液,但未超出相关肥料产品农业行业标准限值。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显著提高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转化率并缩短水解时间,大、中、微量植物营养元素大部分进入液相,在制作氨基酸水解液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王发明  王平  唐琦  柳燕贞  陈伟 《热带作物学报》2010,31(12):2135-2141
对柚单染色体LA-PCR-AFLP技术体系中外源DNA污染问题中不同试验用水、加接头连接前后步骤对水污染的敏感度以及LA-PCR形成的非特异性亮带现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8种试验用水中BT水(Bioteke,RNase-free and DNase-free Water)的防控效果最佳;水的质量对LA-PCR过程中接头连接之前的步骤影响最大,对加接头之后的步骤也有一定的影响;非特异性亮带为引物自连形成的多聚体,与外源污染无关。本试验通过对外源污染的来源和关键步骤实施严格防控,经过dot blot验证,使外源污染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这为建立高质量的柚单染色体文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滨麦(Leymus mollis)是小麦的三级基因源,具有改良小麦所需的许多优良性状。为了将滨麦中的优异基因导入到普通小麦中,通过远缘杂交获得小麦-滨麦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以选自普通小麦7182与滨麦衍生后代M42(2n=54)F_6代的株系M11005-1-2-7-10-1-1(M11005A)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细胞学、原位杂交、分子标记、抗病性等综合鉴定。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M11005A有44条染色体且配对良好,可以稳定遗传。原位杂交及分子标记结果表明,M11005A含有42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对来自滨麦Lm#3Ns的染色体,并且用Oligo-pTa535探针得到了Lm#3Ns的FISH核型;筛选出6个EST及8个PLUG特异分子标记可以用来鉴定Lm#3Ns染色体,其中只有1个EST和4个PLUG标记可以同时在M11005A中扩增出滨麦和华山新麦草的条带,说明滨麦的Lm#3Ns染色体与华山新麦草的3Ns基因组之间存在差异。M11005A的穗长、穗型、小穗数、千粒重与亲本7182无显著差异,但分蘖数较7182显著增加,株高显著降低。抗条锈病鉴定结果显示,苗期M11005A对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9和CYR34表现高抗,对CYR32表现高感,成株期对CYR32和CYR33混合小种表现高抗,推测滨麦的Lm#3Ns染色体携带对CYR29和CYR34小种的抗性基因,又携带了成株期对CYR32和CYR33的抗性基因。因此,M11005A可以作为抗源应用于小麦的条锈病抗性改良中。  相似文献   
7.
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 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 Keng f. ex P.C.Kuo (2n?=?2x?=?14, NsNs) harbor numerous useful genes and exhibit application prospects as a...  相似文献   
8.
120只28日龄艾维茵(AVIAN)肉仔鸡随机分为1、2、3、4组.1组为对照组,饮自来水;2、3、4组为试验组,分别饮添加0.18%、0.26%、0.34%氯化钾的自来水.舍温控制在34±1℃.试验期为4周.结果,各组鸡增重、采食量、饲料效率、饮水量的顺序均为第4组→第3组→第2组→第1组.饮水中添加KCI,肉仔鸡血清K~ 浓度高于对照组,而直肠温度、呼吸率及血清尿酸浓度则相反.血清Na~ 前两周3、4组显著低于1组,以后趋于一致.血细胞压积(PCV)、血液PH、CO_2分压(PCO_2)、氧分压(PO_2)、碳酸氢根(HCO_3)和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白/球比以及血糖,组间均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饮水中添加KCI能较好地缓解热应激对肉仔鸡生长的影响,增强肉仔鸡对高温的耐受性,并可提高其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选用黄芩健壮枝条作为材料,进行组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激素组合以6-BA1.0mg/L NAA0.5mg/L最为有利,所形成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和质量均满足要求;不定芽分化激素组合为6-BA1.0mg/L NAA0.1mg/L,增殖方式为器官发生型再生方式;继代培养采用NAA0.5~0.1mg/L B90.5~0.1mg/L,增殖在10倍以上;生根培养NAA0.5mg/L IBA0.1mg/L,一般15d左右生根,平均根量4~5条,生根率近100%,能显著提高移栽成活率,满足植物组织培养工厂化育苗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紫云英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总结了紫云英根瘤菌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这类根瘤菌的寄主范围较窄,早先根据互接种族概念将其定名为Rhizobium astragali。后来定名为Rhizobium huakuii。最近并入Mesorhizobium属,对大量菌株进行的16S和23SrDNAPCR-RFLP分析和代表菌株的部分16SrDNA碱基测序,揭示了7个不同基因型,表明这类菌具有遗传多样性。可以认为存在不同的种,它们都有质粒,数量1-5个,因菌株而异,可分为不同质粒型。共生基因常定位在最大的一个质粒上,即共生质粒,它们的结瘤基因具有独特结构。采用包括nodA,nodB。noC,nodD的苜蓿根瘤菌突变株进行基因互补,从紫云英根瘤蓖基因文库中获得了相应的转移接合子,这类结瘤基因的这种结构在7个基因型的菌株中都是一致的,说明结瘤基因的保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