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67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2003—2014年为研究时段,在测算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和非参数估计方法,研究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及其动态演变,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体下降,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较高,西部和东北地区则相对较低。2)2003—2014年,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略微扩大,地区间差异是其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3)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排放总体差异表现为"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化趋势。4)马尔科夫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在不同类型间的相互流动较为微弱,但从长期来看,存在向两极分化发展的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2.
Yang  Shilei  Hao  Qian  Wang  Hailong  Van Zwieten  Lukas  Yu  Changxun  Liu  Taoze  Yang  Xiaomin  Zhang  Xiaodong  Song  Zhaoliang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20,20(4):1811-1823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 Phytolith-occluded carbon (PhytOC) is mainly derived from the products of photosynthesis, which can be preserved in soils and sediments for hundreds-to-thousands of...  相似文献   
3.
黑胫突眼隐翅虫捕食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微小花蝽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在15-35℃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微小花蝽的发育速率加快,成虫寿命缩短,在25℃下的世代存活率最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该虫的卵期发育起点温度为13.6℃,有效积温为1=55.15日.度;若虫期发育起点温度为8.0℃,有效积温为270.1日.度。组建了25℃和30℃两种温度下的该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南方小花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方小花蝽(Orius similis Zheng)属半翅目,花蝽科,其捕食范围广泛,是棉田内优势天敌种之一。为了充分发挥它的控制作用并为室内繁殖提供参考,1986年进行了温度对该虫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亚硝酸诱变选育黄霉素高产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亚硝酸诱变方法对黄霉素产生菌进行诱变处理,利用菌株抗自身代谢物的特征,在添加高浓度黄霉素的分离培养基上选育获得优良高产突变株sg2-N2-2,比发酵菌株的发酵单位提高了7.2倍,而且变株的菌落形态与亲本菌株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番茄灰霉病防治中的应用潜力,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五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的毒力作用,筛选出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1227(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和C8-10(双八、十烷基季铵盐),并研究了其对该菌菌丝干重、分生孢子萌发、产孢量、菌核形成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五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1227和C8-10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值分别为8.39和5.82μg/mL,其毒力高于常规对照药剂腐霉利水悬浮剂,与嘧霉胺水悬浮剂、乙霉威水悬浮剂相当。两者对菌丝干重、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0μg/mL时抑制率接近或达到100%;对菌核数、菌核形态及分布有一定影响;40μg/mLC8-10对该菌产孢量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1227和C8-10的浓度大于20μg/mL时均能明显影响病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相似文献   
8.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和分布规律,为毛竹林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①毛竹竹叶中植硅体质量分数为50.8~99.1 g·kg-1,基本上是由上部到下部递减,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②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通量变化范围为154.9~605.9 kg·hm-2·a-1,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③若按目前全国毛竹林面积3.3×106hm2,植硅体产生通量209.5~420.2 kg·hm-2·a-1以及植硅体中碳含量(3±1)%计算,那么中国毛竹林通过叶植硅体约可以固定二氧化碳(76.1~152.5)×106kg·a-1。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植被格局对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采用10,20,30 L/min 3种放水流量,对黄土区不同格局(裸坡、坡顶、坡中、坡底、条带)下的高陡边坡(32°,20 m×1 m)进行模拟放水试验,选取径流率、产沙率、减流效益、减沙效益等因子对堆积体坡面植被的控蚀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放水流量下,条带、坡顶、坡中、坡底的平均径流率较裸坡分别减小57.33%,61.17%,41.62%,24.78%,平均产沙率较裸坡分别减小74.99%,61.10%,55.01%,46.43%,且径流率与产沙率的线性关系(R2=0.57~0.80,p<0.01)整体上弱于裸坡(R2=0.71,p<0.01)。不同植被格局中,条带及坡顶格局的减流效益分别是65.97%,60.52%,减沙效益分别为71.44%,57.22%,二者的控蚀效果远高于其他格局。产沙率与径流功率的线性相关性(R2=0.61~0.83,p<0.01)高于径流剪切力(R2=0.29~0.76,p<0.01),径流功率能更好地反映堆积体坡面土壤侵蚀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长江源头陕西省商南县为例,分析县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为正确认识与防治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和做好水土保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Landsat TM7和ETM+影像,获取商南县2010年土地利用信息,采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确定方程中各影响因子,对商南县土壤侵蚀现状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林地是商南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占县域总面积的87.05%,其次是耕地(9.43%)、居民地(2.82%)、水体(0.64%)、未利用地和草地(0.06%)。受坡耕地和低覆盖林草地的影响,商南县2010年土壤侵蚀较严重,平均侵蚀模数4 953.76t/(km2·a)。受侵蚀(轻度以上)面积1 319.3km2,占总面积的57.03%。强度和极强度侵蚀级别面积所占比例为24.10%,其次为轻度侵蚀级别,面积为14.31%,中度和剧烈侵蚀级别面积分别为6.23%,12.39%。剧烈和强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部及东南部的山区地段的坡耕地。虽然强度和剧烈侵蚀级别面积比例不是很高,但对该县总侵蚀量的贡献最大,达到52.29%。[结论]不适宜的土地利用是引起严重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应将县域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山区的坡耕地作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