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19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39篇
  72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生长模拟研究,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模拟现实中植物的生长状态。论文以胡杨生长数据为基础,通过实验分析,推出了胡杨树高与胸径之间的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三维结构的胡杨茎生长模型,并运用3DMax技术实现胡杨茎生长模拟的可视化,同时给出了从不同角度模拟胡杨茎生长的状态图,从而全面反映了胡杨茎的生长模拟。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解决新疆昌吉地区籽用西葫芦品种繁杂、产量不高、效益不好等问题,从山西省引进10个籽用西葫芦新品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各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果实性状、籽粒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等指标,初步筛选出3个适合新疆昌吉地区种植的籽用西葫芦品种,分别为籽瑞宝、ZHL-3和华仁九号,3个品种白粉病、病毒病发病率均在10%及以下,667 m~2籽粒产量175 kg以上。  相似文献   
4.
陆地棉ZF-HD蛋白的全基因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F-HD(Zinc finger-homeodomain)蛋白属于同源异型盒蛋白家族,在动植物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手段,研究陆地棉标准系TM-1基因组中ZF-HD蛋白的数目、亚细胞定位、染色体分布、基序、进化关系和组织表达情况。TM-1中共有35个Gh ZHD蛋白成员,且大部分成员定位到细胞核内;分布在20条染色体和2条Scaffold上,且具有11对直系同源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TM-1基因组中的ZF-HD蛋白大致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间具有类似的基序类型和排列顺序;大部分Gh ZHD基因在胚珠和纤维组织中表达,还有部分基因在根、茎、花、蕾和分生区中表达,在叶和愈伤组织中表达的基因最少。  相似文献   
5.
着力加强和提升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实验室建设是有效防范非洲猪瘟传播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提升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能力,对甘肃省天水市生猪屠宰企业非洲猪瘟自检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系列提升指导措施。调研发现:2019年以来,通过优化实验室配置、增加检测人员数量、加强检测人员培训和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等,天水市屠宰企业非洲猪瘟检测能力明显提升。本文为我国其他地区生猪屠宰企业提升非洲猪瘟自检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对鸡FK506结合蛋白5(FK506 binding protein 5,FKBP5)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检测其在鸡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以鸡脾脏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和克隆鸡FKBP5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并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构建;使用在线软件分析FKBP5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跨膜结构、信号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肢体内外翻畸形(valgus-varus deformity,VVD)组肉鸡和正常组肉鸡组织中的表达量,并绘制组织表达谱。结果显示,鸡FKBP5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350 bp,编码449个氨基酸;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鸡FKBP5基因氨基酸序列与鹌鹑、鸭、壁虎、中华鳖、小鼠、人、猪、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98.4%、96.2%、85.8%、87.4%、81.1%、85.2%、86.1%和61.2%,与鹌鹑、鸭的亲缘关系最近,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次之,与斑马鱼(鱼类)亲缘关系最远。鸡FKBP5蛋白分子质量为50.43 ku,理论等电点(pI)为5.94,半衰期为30 h,肽链N端为蛋氨酸(Met),不稳定系数为23.80,属于稳定蛋白;跨膜区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FKBP5蛋白不属于跨膜蛋白和分泌型蛋白。结构域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包括2个FKBP型肽基脯氨酰异构酶(FKBP-type peptidylprolyl isomerases)、3个四肽重复(TPR)序列,主要包含α-螺旋(46.77%)、延伸链(12.47%)和无规则卷曲(40.76%),且该蛋白与HSPA2、PPID、STIP1、HSP90AA1和HSP90AB1等互作蛋白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KBP5基因在鸡各组织中广泛表达,其中在软骨和法氏囊中表达量较高,在发病组肉鸡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肉鸡,且在心脏、腿肌、法氏囊、胸腺、软骨中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在脾脏中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本试验结果可为肉鸡骨骼疾病及腿部健康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纤维饲粮对福建黄兔表观消化率、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及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200只健康、体重接近的断奶福建黄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4组分别饲喂由添加比例为25%的苜蓿草粉、甜菜渣、燕麦草、大麦糠为纤维饲料原料配制而成的饲粮。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第54天以全收粪法进行消化试验,屠宰后测定十二指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二者比值,盲肠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活性。结果表明:①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不溶性纤维(IDF)、可溶性纤维(SDF)的消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大麦糠与燕麦草组(P<0.01)。其中,甜菜渣组不溶性纤维、可溶性纤维的消化率最高,与苜蓿草粉组差异显著(P<0.05)。②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的绒毛高度极显著高于大麦糠组(P<0.01),但显著低于燕麦草组(P<0.05),隐窝深度显著低于大麦糠和燕麦草组(P<0.05),其中甜菜渣组隐窝深度最低。甜菜渣组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③苜蓿草粉与甜菜渣组盲肠3种纤维消化酶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大麦糠和燕麦草组(P<0.01),其中甜菜渣组的3种酶活均极显著高于苜蓿草粉组(P<0.01)。综上所述,对比4种纤维饲粮,在饲粮配方中添加25%的甜菜渣能提高肉兔的表观消化率与盲肠纤维消化酶活性,并能改善十二指肠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8.
旨在分析小麦粉中添加木聚糖酶(xylanase, Xyl)对藏羊羔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同质性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各组内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Control group)饲喂不含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组(Test group)饲喂含0.2%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分为预饲期10 d和正试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时,两组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消化道组织置于多聚甲醛固定,并收集血液、瘤胃和空肠内容物。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瓣胃的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皱胃的黏膜厚度以及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空肠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回肠的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2)对照组瘤胃和血清的LPS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3)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瘤胃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以及空肠的糜蛋白酶、α-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试验组瘤胃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空肠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传统农业文化 当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对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机采种植模式下不同水平减施氮肥后增施叶面肥对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叶面积指数及与产量的影响,旱碱地条件下,设置0(CK)、60(N1)、90(N2)、120(N3)、150(N4)、180(N5,当地常规施氮量)、225 kg·hm-2 (N6)7个施氮水平,其中N1~N4喷施叶面肥4次,测定花铃期群体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冠层光分布和籽棉产量。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氮量相比,减施(60~150 kg·hm-2)氮肥后,棉花花铃期叶面积指数降低0.7%~5.5%,冠层光总截获率降低0.2~1.7百分点,冠层光透射率升高0.2~0.8百分点;各减施氮肥处理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冠层上层叶片的光截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与下层叶片的光截获率则呈负相关;籽棉产量随施氮量的减少而降低,二者有较高的相关性(R2=0.990 5)。减氮(90~150 kg·hm-2)增施叶面肥处理的LAI、冠层光总截获率、光透射率、冠层上下层叶片光截获率以及籽棉产量与当地常规施氮量180 kg·hm-2处理差异均不显著。综上,旱碱地机采模式棉田增施叶面肥,对减施氮肥棉花花铃期冠层光分布、叶面积指数及籽棉产量有一定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