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黄瓜耐冷耐湿性及其鉴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喜温蔬菜,低温和高空气湿度是我国设施黄瓜冬春季节生产面临的主要逆境因子,常常复合共存。湿冷因子共同作用形成了农业气象学上典型的湿冷小气候,是冬春黄瓜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本文通过综述文献资料和生产实践,首先提出了黄瓜湿冷环境的概念,简述了黄瓜耐冷性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综述了植物耐湿性和耐湿冷性研究进展,分析了高湿度及湿冷环境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黄瓜耐湿冷性研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展望,旨在为推进黄瓜耐湿冷性及其鉴定技术研究和耐湿冷性育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黄瓜耐湿冷鉴定评价体系,利用人工气候箱设置湿冷环境处理,通过主成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筛选黄瓜幼苗期耐湿冷性的形态和生理指标,通过逐步回归建立耐湿冷性预测方程。结果表明,黄瓜苗期耐湿冷性方程为:Y=0.492+0.032 I6-0.084 I4-0.029 I7,其中,Y代表综合耐湿冷能力,其值越高表明该品种的耐湿冷性越强;I4I6I7分别代表相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脯氨酸含量和相对多酚氧化酶活性。验证分析表明,该预测方程的平均精确度为95.9%,可用于黄瓜耐湿冷性评价,为黄瓜耐湿冷育种和设施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游客满意度是评价旅游目的地优劣的核心因素和测度游客体验的重要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选取林芝市巴宜区6个具有代表性旅游景区进行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林芝市巴宜区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导游服务、旅游商品、游客人口学特征以及游客出游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为黄河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与防治工作提供数据基础与决策依据。[方法]基于湟水河流域2000年和2018年的MODIS,Landsat,降雨、人口密度、经济等数据,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RUSLE模型和地统计等方法,开展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型计算、验证与时空变化分析。[结果](1)2000年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均值为477.81 t/(km2·a),微度侵蚀面积比例为72.06%,中度、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比例合计为3.46%,轻度、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北部祁连山、中部达坂山及南部拉脊山海拔较高、植被覆盖少的山地、荒地;(2)2018年湟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均值为1 625.30 t/(km2·a),微度侵蚀面积比例为55.38%,中度、强烈和剧烈侵蚀面积比例合计为21.26%。中度侵蚀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城镇居民聚集地带与河流滩地;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零散分布于祁连山、达坂山等高山、秃岭裸地区域;(3)2000—2018年,微度侵蚀面积比例减少16.68%,中度侵蚀面积比例增加8.15%,强烈侵蚀...  相似文献   
5.
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环境因子,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在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为明确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的气候驱动机制,利用1982—2015年青海高原地区的气温、降水量、风速、日照等气候因子和遥感植被指数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内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变化与平均气温和平均风速在0.01置信水平下显著相关,且与平均气温是正相关关系,与平均风速为负相关关系;气温升高、风速降低、降雨量增加是青海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改善的主要气候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黄河源区2005-2020年生态用地格局变化与分异趋势,为识别黄河源区的生态保护关键区域,促进源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优化源区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国家生态保护战略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黄河源区2005,2010,2015和2020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空间动态度模型、转移矩阵模型、生态状况指数模型等方法,分析近16 a黄河源区不同生态用地数量、结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生态状况的变化。 [结果] ①黄河源区不同生态用地类型数量及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基础性生态用地(89.06%)比例最大,辅助性生态用地(1.00%)比例最少,基础性生态用地分布广泛,敏感性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东、西部,辅助性生态用地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 ②生态用地之间的转化呈明显的分异趋势。东、西部地区以生态用地的内部转化为主,北部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较多,源区整体生态用地功能向提高的趋势发展。 ③黄河源区生态状况指数从时间角度来看,在2005-2015年趋于平稳,在2015-2020年呈断崖式上升;从空间角度来看,源区西部、北部呈现逐年上升,东部呈现逐年下降,但全域依旧为逐年上升趋势。 [结论] 总的来说,黄河源区生态用地空间分散,非生态用地空间集中,16 a来源区生态质量向好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